推广
陕西榆林市全力加快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建设 引来活水润驼城
信息来源:责任编辑:陈帅
责任编辑:刘艳芹
发表时间:2024-07-02
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一级泵站 高嘉璐 摄
盛夏时节,陕西省榆林市传来振奋人心的喜讯——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黄石沟水库大坝顺利封顶。
位于陕甘宁蒙晋五省(自治区)交界、黄河“几”字弯中心的榆林,是黄河入陕西第一站,因古城地貌东西走向酷似两座驼峰而得名“驼城”。“引黄入榆”,是解决榆林能源化工基地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配置工程。“黄石沟水库是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的控制性工程,大坝封顶标志着榆林东线引黄工程建设再创新高,为全线工程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榆林市水利局局长周文军说。
建设引水工程
榆林地处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和荒凉的毛乌素沙漠地带,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757立方米,属重度缺水地区。缺水的榆林煤炭资源却十分丰富,已成为国家九大煤电基地、四大现代煤化工基地之一。经济迅猛腾飞,水资源却成为阻挡榆林能源城市升级转型的“拦路虎”。
“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建成后,可解决神木市窟野河河谷区、榆神工业区锦界工业园、清水工业园和榆阳区榆溪河以东工业园共4个片区的工业用水问题,将对榆林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起到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作用。”周文军说。
总投资超150亿元,年可供水2.5亿立方米的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是榆林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破解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一号战略工程,也是榆林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引调水量最大的水利工程,是全市水网建设规划实施的重点水利工程,输水干支线全长160.68千米。
工程分9个标段实施,包括取水工程、大型泵站5级、黄石沟沉沙调蓄水库1座及输水隧洞、渡槽、暗涵、倒虹吸、输水管道等。位于神木市郭家塔村的黄石沟水库,主要任务是对引黄水量进行沉沙、调蓄。水库枢纽由大坝、溢洪道和放空洞组成,水库总库容9870万立方米,大坝为黏土心墙堆石坝。
推进项目建设
骄阳似火,在榆林黄石沟水库项目建设现场,建设者或在大坝测量校核,或在机械驾驶室连续作业……他们锚定目标,抢抓工期,全力以赴跑出水利项目建设“加速度”。
“榆林引黄项目从决策到开工奠基,只用了不到2年时间,创造了重大引调水工程的‘榆林速度’,体现了榆林市委、市政府全力破解用水难题的决心。”榆林市引黄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常在清感慨。
负责黄石沟水库项目建设的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增加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机械设备投入,在保障施工安全、严控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利用周例会等形式,实时掌握现场进度情况,全力推进工程建设进度。
目前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13条主隧洞,均已全线贯通,1级至3级泵站管理房、主副厂房全部封顶,倒虹吸、渡槽、水保、机电设备安装等工程建设,正在紧锣密鼓有序推进,计划2025年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今年9月底,黄石沟水库将具备蓄水条件。”常在清说。
打造智慧平台
“为了确保大坝质量,我们在坝体填筑过程中采用智能碾压实时监控技术,可有效避免漏压或者过压。”中国水电十五局黄石沟沉沙调蓄水库项目负责人田刚卫说。“包括地下帷幕灌浆,我们也采用了数字化灌浆监测系统,全面保证质量安全。”
“基于物联网、视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基础的水利工程信息化技术,我们建立了一套由智慧大脑支撑能力和算力、BIM(建筑信息模型)+GIS(地理信息系统)支撑展现和交互的智慧榆林引黄平台系统,实现榆林引黄工程仿真、诊断、预测等业务智慧化,为工程建设质量保驾护航。”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孙万里介绍说。
为保证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的建设质量,榆林市成立引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把质量作为核心要素来抓,全过程严格考量。项目建立“施工单位精密施工、设计单位精细设计、服务单位精心服务、监管单位精严监管”四方联动机制,实行“一线工作法”。同时,建立“纪检+审计”双压联动全程监督机制,规范监督项目建设方资金使用、重大决策依法依规开展。
从榆林城区向西南60公里,记者来到榆林境内库容最大的王圪堵水库。“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建成后,引来的黄河水将输送至这个水库。届时,王圪堵水库将成为调节榆林各地用水的‘中转站’,使全市形成‘东西连通、南北互济、统一调度’的供水网络。”望着一库清水碧波荡漾,周文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