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重庆涪陵区水利局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2023年9月,涪陵区水利局在青羊镇检查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本报通讯员 吴晓 摄
2023年5月,涪陵区水利局在焦石镇调研江东片区供水保障工作 本报通讯员 吴晓 摄
□本报通讯员 洪俊 郑丽凤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重庆市涪陵区水利局坚持以“四下基层”为重要抓手,注重破难题、促发展与办实事、解民忧相结合,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涉水问题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具体实践,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学深悟透 凝心铸魂强党性
只有全面系统、深入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才能真正掌握理论的精神实质与核心要义。按照主题教育工作安排,涪陵区水利局第一时间进行动员部署,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并举办专题读书班。
“要从党的创新理论中寻找科学的治水之法,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检验主题教育效果。”2023年9月22日,涪陵区水利局召开了主题教育第一次学习研讨会,进一步打开思路,凝聚共识,引导全局系统紧扣涪陵水利实际将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企业,要在提升业务质效中显现目的、在提升群众满意度中力求实效……”在专题讨论中,局领导班子成员分享学习体会和收获,畅谈工作思路和做法,现场气氛热烈,交流研讨深入。据统计,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涪陵区水利局通过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第一议题”等方式累计开展100余次集中学习,实践教学60余人次,“微党课”发言50人次,讲专题党课14次。
深入一线 紧盯问题深调研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涪陵区水利局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推动主题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举措,确定涪陵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研究、涪陵区水系水网建设调查研究等4个调研课题,确定正反典型案例各1个,开展集中调研18次,形成调研问题清单14个。
如何让“调研清单”变成“责任清单”“发展清单”?“沉下去”深入一线、问诊难题,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涪陵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紧紧抓住防汛关键期,深入3座病险水库、30余条重点山洪沟、市区级水利防灾物资仓库等,对66处山洪灾害重点危险区及7处防洪薄弱环节进行再排查、再治理,全方位做好应急处突基础保障,筑牢水旱灾害防御安全底线。
“要用好深、实、细、准、效调查研究五字诀,在推动形成涪陵水利标志性成果上出实招、见实效。”涪陵区水利局局长杨军在调查研究成果交流会上强调。目前,该水利局形成调研成果转化清单10个,完成转化9个,将涪陵区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设施项目、水利沟水库建设等6个项目纳入增发国债水利领域2023—2024年项目清单中,涉及资金1.98亿元。
对症下药 狠抓整改求实效
涪陵区水利局党委领导班子对照《强党性问题检视清单》中六个方面34个问题表现,结合巡视巡察、审计检查等方面提出的问题,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着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涪陵区现有山坪塘1.24万个,分散在全区26个乡镇街道,其中约有3000多个山坪塘存在问题。由于基数大,资金紧缺,加上农村管护人员技术欠缺,山坪塘的漏损严重,农田灌溉效益发挥不够。”区水利管理站负责人胡宝帅介绍,为积极推动该问题整改,涪陵区水利局组建专班对全区的山坪塘进行摸排,建立了问题台账,按照“轻重缓急,量力而行,分类处置,精准发力”原则,2023年已筹集资金486万元,完成42个山坪塘整治;同时,积极编制项目方案,争取相关资金支持,逐步解决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
“不管多少问题,我们都要着力解决,决不能拖延,决不能回避。”区水利局局长杨军在问题整改推进会上强调。涪陵区水利局党委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共检视农村饮水、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管理等问题13个,制定整改措施31条。领导班子成员接访下访18件(次),受理来信来访17件(批)次、21人次,办结率100%,信访人满意率100%。
靶向破题 精准施策谋发展
“以前一到用水高峰期,用水就紧张,特别是旅游旺季,饮水供给更是困难。”来自涪陵区武陵山乡的群众张林说。面对这一问题,涪陵区水利局牵头落实资金307万元,实施武陵山乡应急水源工程,两万多人受益,从根本上解决武陵山乡缺水问题。
农村饮水事关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涪陵区水利局成立工作专班,深入一线排查梳理农村饮水问题122个,落实资金约2.4亿元,实施民生水利项目52个,深化农村饮水安全“一改三提”行动,改善20万人的饮水安全状况,坚决守住不发生农村人口因水返贫和不发生整村连片缺水两条底线,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我们将扎实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履行好‘保障涪陵高质量发展,保障群众高品质生活’的水利使命。”涪陵区水利局主要负责人表示。
作者:洪俊 郑丽凤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