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永定河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永定河是首都北京的“母亲河”,是国家四大重点防洪江河之一,也是海河流域京津冀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2021年以来,海委举全委之力推进数字孪生永定河先行先试项目建设,构建了基于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的天空地监测体系、多源数据融合的数字化场景、防洪全链条与生态水量调度全过程的智能化模拟系统,切实提升了永定河流域防洪和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四预”精准化决策水平,为实现永定河流域治理管理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字孪生永定河系统全面集成了水利部信息中心、海委、京津冀晋蒙等多方永定河流域“三道防线”建设成果,接入共享气象卫星、11部气象雷达、3部测雨雷达、1003处雨量站及342处水文站数据,试点构建了永定河山峡区间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强化监测数据治理,持续提升数据质量,进一步助力实现了“延长洪水预见期与提高洪水预报精准度”的有效统一。
数字孪生永定河系统汇聚了水利、气象、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行业数据资源,构建了跨层级、跨省市、跨行业的数据共享体系,搭建了包含2000多个监测点、2600余种属性信息的全要素、大范围、高精度的永定河流域三维水利“一张图”,并建立了流域级数据底板常态化更新机制,切实实现了数字流域与物理流域的同步迭代更新。特别是在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后,对下垫面变化剧烈的官厅—屈家店河段、永定河泛区,及时采用激光雷达进行复测,为模型与应用“视算一体”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撑。
数字孪生永定河系统建设了防洪、生态水量调度、工程安全等水利专业模型,构建了降雨短临预报模型、卢沟桥以上精细化分布式水文模型、三家店以下河道及泛区二维水动力模型、工程调度与泛区运用的防洪调度模型等多模型耦合体系,实现了降雨—产流—汇流—演进全链条模拟、预报调度一体化决策;构建了“物理机制+统计方法”双驱动的来水预报和多目标生态水量调度的模型体系,支撑流域生态水量调度“帕累托最优”;构建了多元回归、有限元、综合评判为一体的工程安全评价模型体系。
目前,数字孪生永定河系统已在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防御以及永定河生态水量调度工作中得到初步应用。下一步,海委将与流域内各省市紧密协作,以数字孪生永定河为示范,持续强化数字孪生水利共建共享共用,建立涵盖数据、模型、平台等多方面共建共享共用机制,为全面铺开数字孪生海河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4年6月26日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