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堤防巡查记
□本报记者 李海川 见习记者 王景宣
第3号台风“格美”停止编号,但受其残余云系影响,辽宁地区出现持续强降雨,多条河流出现明显涨水过程。
7月28日,由水利部建设管理与质量安全中心工作人员组成的水利部工作组来到辽宁省铁岭市,指导当地开展堤防巡查防守等工作。
“每天巡查几次?都有记录吗?现在水位多少?”工作组来到位于铁岭市铁岭县阿吉镇林家村的辽河支流拉马河堤防,向巡查人员询问。
“我们每隔4小时巡查一次,晚上也不例外,发现问题都会报告。”阿吉镇副镇长韩斌说。
站在岸边望去,一排排柳树没在水中,露出葱绿的树冠。记者注意到停在堤防边的挖掘机,铁岭水文局局长王锋介绍,这是拉马河隋荒地水文站改造项目的施工机械。隋荒地水文站改造项目是增发国债项目之一,项目建成后,将保证铁岭市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全部设有水文站,为防汛决策提供有力支撑。目前,隋荒地水文站改造项目的施工机械已撤到堤防安全地带。
喇叭、照明灯具、编织布……阿吉镇防汛物资仓库内,防汛物资分门别类摆放整齐,管理员周冰梅正在挨个清点。
“前段时间我们刚用过预警铜锣。”阿吉镇党委书记王立指着货架上方的预警铜锣对工作组说。7月22日晚上,接到强降雨预报预警,阿吉镇立刻对危房险房、低洼易涝地区进行排查,组织村民转移。“在警报解除之前,我们村干部负责监管,确保转移人员不擅返。”王立说。
接连几轮强降雨,给阿吉镇带来的降雨总量达370毫米,约占年平均降雨量的三分之二。截至7月29日,阿吉镇共转移群众57户93人,有的转移到集中安置点,有的就近投亲靠友,镇上负责安置点群众的衣食住行。
工作组对阿吉镇在防汛物资准备、抢险队伍、转移安置等方面的工作给予肯定,同时提醒继续做好堤防巡查和物资管理。
工作组又驱车来到辽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三标段左岸堤防建设现场,刚刚下过雨的堤面上有一些积水。工程三标段项目经理向国波打开手机上的检查巡查群,向工作组展示每日水位监测、堤防巡查等记录。
辽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是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于2022年开工建设。三标段范围为铁岭县段,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堤防加培、砂堤砂基治理、穿堤建筑物治理等。
“在建工程存在薄弱环节和风险点,确保在建工程安全度汛十分重要。”工作组再三叮嘱,“一定要增强责任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加强雨水情监测预报预警,强化汛期值班值守,做好抢险队伍和物资准备,落实各项安全度汛措施。”
据预报,7月30日,辽宁部分地区再次迎来强降雨过程。辽宁省水利厅持续滚动开展洪水预报、预演和水库纳雨能力分析,组织指导地方强化堤防巡查,及时向基层责任人发送山洪灾害警示信息,抢排农田积水,前置部署水文测验人员抢测洪峰。截至7月29日7时,全省累计安全转移群众超5.9万人。
作者:李海川 王景宣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