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陈文进
四月的临洮县春暖花开,气候宜人。
走进位于洮河之滨的临洮县污水处理厂,乍一看还以为走进了花园,整洁的厂区中杏花怒放、柳丝摇曳。而在厂区的一角,混凝土泵车轰鸣,工人们紧张有序的浇筑氧化沟。在工程建设现场,有一个人格外抢眼,时而和监理人员一起爬上脚手架查看施工情况,时而和设计人员一起研究工程优化方案。他就是负责临洮县污水处理厂改扩建项目现场管理的污水处理厂副厂长冯振兴。
做大事就要从小事做起
冯振兴是临洮县污水处理厂副厂长,大学毕业后来到成立不久的临洮县污水处理厂,从事起了陌生的污水处理工作。从一名普通职工慢慢成长为技术骨干,冯振兴也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和漫长的奋斗之路。刚参加工作时,冯振兴总感觉身为大学生应该坐在办公室搞技术,衣着干干净净上下班。可是到污水处理一线工作后,他被“残酷”的现实惊呆了。
由于当时污水处理厂刚刚起步,有些排水管道需要职工们自己动手施工。于是,从来没有参加过体力劳动的冯振兴拿起铁锹、镐头,跟在老职工后面开始挖管沟、接管道。手上磨起了泡、脸上晒脱了皮,冯振兴有些心灰意冷,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这就是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吗?”在一次排水管道的施工中,老职工杜应凯的一席话改变了他的想法。
夏日闷热的管槽中,冯振兴漫不经心地用铁锹铲土,看着两脚无力的冯振兴,杜应凯关切地问:“小冯,不舒服吗?干不动了去休息一会,我的力气大,这些活我来干。”冯振兴不好意思地回答:“没什么,我只是觉得这样的工作很乏味。”杜应凯坚定地说:“你是大学生,可不能看轻我们污水处理工作呀。现在国家重视环保,你这样的人才肯定有用武之地。要想做大事,必须要从点滴小事先干起。” 杜应凯的一番话深深的触动了冯振兴。他想,作为一名大学生,自己连这点觉悟都没有,思想深处已经差点丧失了斗志和追求。他抖了抖身上的土,对杜应凯说:“谢谢杜哥,你的一席话让我清醒了。”
污水厂里的“土专家”
2011年11月,厂里开工建设脱氮除磷达标排放改造工程。冯振兴主动请缨,配合工程建设单位进行技术改造。施工中,他结合厂里的实际,建议建设单位进一步优化工程设计,把各项问题隐患解决在建成运行之前。考虑到工程的运行管理,他还积极向技术人员请教新设备的维护使用方法、新工艺的操作调试技能,对掌握的第一手技术资料进行完善整理。
2013年3月,脱氮除磷达标排放改造工程建成并投入试运行,氨氮、总磷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化学需氧量排放浓度较原先大幅降低,减排效果明显。面对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冯振兴平淡地说:“这是领导和同事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一名普通职工,只要对改善洮河水质有好处,吃再多的苦也值得。”
十多年的污水处理工作中,冯振兴摸索总结出了污水处理厂在不同季节、不同进水水质、不同水量时的最佳运行控制参数,对氧化沟污泥浓度、溶解氧、曝气量,惰性污泥泵的运行方式等重要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调整,从而使氧化沟曝气机在水质达标排放的前提下节能降耗。他还结合在线监测过滤系统和粗、细格栅机的运行特点,组织厂里的机电班进行了技术小革新,花小代价解决了厂里运行的大问题,节省进水在线监测过滤系统购置资金8万多元。
通过不懈努力,临洮县污水处理厂在国家环保部组织的专项督察中受到了专家好评。2012年,甘肃省环保厅根据污水处理台账、在线数据、运行状况,评估出临洮县污水处理厂为全省运行良好的4家污水厂之一。2016年,在定西市委宣传部、卫计委、环保局、共青团市委联合发布的“定西好人”榜中,冯振兴作为“定西好人·环保卫士”光荣上榜。
2016年12月21日,在公司的积极协调和大力支持下,临洮县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正式动工建设。作为公司确定的现场管理人员,冯振兴异常兴奋:“能参与改扩建工程建设,既是领导对我的信任,也是对我所学业务一次很好的检验,我相信以后的临洮水会更清。”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