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Baidu
map
 
贵州遵义市:护好水资源 保障水安全
 
分享到:
2022-06-01
 

  □记者 王伟康 特约记者 陶铸

  仲夏的贵州大地,绿意浓浓,碧水潺潺。

  乌江干流凤冈县的河闪渡段,碧波荡漾;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冉渡滩水库,波光粼粼;湄潭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扮靓美丽乡村……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水利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推进,加快推进水源工程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全力保护有限水资源,保障高质量发展水安全。

  建工程 留住有限水资源

  2021年12月31日,遵义市汇川区山盆镇新华村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观音水库正式开工建设。

  观音水库工程建成后,遵义市基本实现“市(州)有大型,县县有中型,乡乡有稳定供水水源”的阶段性目标,全市供水能力将突破30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将得到显著缓解。

  立足水资源空间配置,围绕“四新(即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主攻“四化(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近年来,遵义市统筹发展和安全,抢抓水利发展新机遇,紧紧围绕贵州“大水网”建设布局,着力抓好骨干水源建设,着力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水利力量。

  据遵义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二五”以来,遵义市累计开工骨干水源工程100项,已完成竣工验收26项,在建项目74项,项目全部建成后可新增供水能力10.84亿立方米。

  同时,遵义市大力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山区现代水利等项目建设,进一步保障农业灌溉及农业产业供水,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411.5万亩,地区粮食安全得到保障。

  抓保护 坚持水岸同治

  走进湄潭县湄江街道金花村,漫山的茶园郁郁葱葱,一望无际。进入金花村七彩部落,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

  金花村天城河小流域地区属于坡地, 海拔相对高差386.5米,地层岩性、岩溶侵蚀、风化等因素导致这里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湄潭县实施了天城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采取种植茶叶、保土耕作、封山育林等措施治理流域总面积34.07平方公里。同时,当地政府整合资金,对天城河小流域实施综合打造。目前,天城河小流域已经建成茶旅一体化生态产业示范区、乡村旅游示范点。

  金花村党总支部书记石文平介绍,以茶旅一体化发展为核心,通过乡村旅游业态吸引游客,村民吃上了“旅游饭”。七彩部落旅游综合年收入现已超5000万元,人均年收入达4万余元,占该村民组村民总收入85%以上。

  近年来,遵义市按照“夯实基础、干支同管、水岸同治”工作思路,着力抓好乌江流域、赤水河流域、綦江流域三大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工作,加大河湖污染巡查督导问题整改,持续开展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乱排“五乱”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全力保护水生态环境。

  加强河湖管理,建立“四级”河湖监管体系,全面落实河湖主体责任。“河道堡坎有水渗漏,马上拍照、定位,找出根源。”红花岗区老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河长李东亮正在巡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各社区主动认领,逐一销号。”

  目前,遵义市明确市、县、乡、村四级河长4366名河长、398名河道警长、2518名巡河保洁员、1468名志愿者,设置河长公示牌2246块。

  防污染 修复江河水环境

  漫步穿城而过湘江河畔,楼台近影、水映青山,河堤两边游人如织,清亮河水缓缓流淌……

  湘江河是流经遵义市中心城区进入乌江的主要一级支流,为了抓好湘江河治理保护,遵义市采取PPP融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以及多种治理方式,通过生态补水、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河道清淤等综合治理,解决了湘江河污水直排和生态用水不足的问题。

  虾子河是乌江的二级支流,由于大部分河道暗涵常年埋于地下,污染物的排放与堆积导致内部氧气缺乏演变成黑臭水体。遵义市先后投入资金10.21亿元,按照“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管网全覆盖”的原则,对虾子河流域的14条主次干道、80个排水单元实施雨污分流,并通过生态措施修复虾子河局部生态系统,增强虾子河的水体自净能力。如今,虾子河黑臭水体全面整治完成,河水复现清澈。

  由于中心城区老旧管网渗漏,排污管网与排水系统混接严重,雨污分流不清,导致中心城区污水量大幅度增加,各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为全面提升中心城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2021年,遵义市对中心城区湘江河干支流管网防渗、疏通、加固及排口工程实施了归类改造,共计整治排口项目22个,累计引出入管清水9.68万立方米。改造后,中心城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较2019年提高30.55%。

  大力实施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管理。2021年,遵义市在全省率先实施赤水河流域乡镇生活污水提质增效整县推进工程,一期工程已全面完工。目前,遵义市已建成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厂(站)240座,日处理能力达109.43万立方米,全面实现城乡污水处理实施全覆盖,所有污水处理厂(站)均达标排放。

  遵义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明贵表示,“十四五”时期,遵义市水务发展将以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统筹推进水资源管理、水资源利用、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保护“四大水战略”建设,加快实现黔北大水网建设的战略构想,为建设红色传承引领地、绿色发展示范区、美丽幸福新遵义作出新的更大的水利贡献。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6月1日

王伟康 陶铸
实习编辑:杨思萌
相关新闻
 
看不见的资源 看得见的守护
贵州从江县:守护一江碧水东流
贵州瓮安县:水“上”荒山润茶园
贵州贵阳市:开展跨界河湖联合巡河活动
江山多妩媚 碧水映蓝天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