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针式喷灌机喷灌农田 通讯员 郑颖平 摄
“节水增粮”项目区喷灌玉米(下)与普通小井浇灌玉米生长情况差异较大 郑爽 摄
□记者 郑爽 董英
“这雨来得太晚了!”在9月1日至2日的采访中,这是记者听到最多的感叹。受东北冷涡和台风“狮子山”变性温带气旋影响,8月29日—9月2日,黑龙江西部地区迎来一次降水天气过程,基本上解除了齐齐哈尔已持续了近2个月的严重旱情。
这场迟来许久的雨,已逆转不了部分县市农作物发生严重旱灾损失的局面,但对前期全市抗旱保秋收的工作成果进行了有效巩固。在这场罕见夏伏旱的攻坚战中,齐齐哈尔凝聚干群合力,采取有效措施,全力组织抗旱浇灌,而近年来开展的“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建设也发挥了明显效益。
罕见夏伏旱来袭
干群聚力抗旱浇灌
“齐齐哈尔市是黑龙江西部传统旱区,十年九春旱,7、8月是全年降雨集中期,也是旱田作物玉米、大豆等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今年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气候极端异常,6月之前风调雨顺,丰收在望,后期一反常态,全市出现了罕见的夏伏旱。”齐齐哈尔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李广会说。
24.1℃,23.2毫米;21.5℃,47.7毫米:这分别是今年7月及8月齐齐哈尔全市的平均气温与降水量。与历年同期相比,气温分别高了1.6、0.8摄氏度,降水量减少更多,达8成、5成以上。长时间持续高温、少雨,让“卡脖子旱”挡在了秋粮丰收的大道上。截至8月29日,全市受旱面积达1481.27万亩,其中重旱面积734.46万亩。
旱情就是动员令。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在抗旱关键时刻作出重要指示和明确部署,市领导多次带队深入一线查看旱情,指导抗旱自救工作。旱情持续发酵的过程中,市防指、市防办相继多次下发通知部署抗旱工作,并先后派出多个工作组深入旱区乡村、田间,强化水利技术指导抗旱保产。
全市进一步落实抗旱工作首长负责制,采取县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乡村干部包农户的包保督查措施,将抗旱工作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干部下乡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抗旱自救,凝聚、发挥干群抗旱合力,力争将旱灾损失降至最低。“在泰来县各乡镇,由一名镇干部、一名村干部和一名有能力的党员成立小组,小组包联100户,协调组织农户间的抗旱井使用及抗旱设备调换等,抗旱实效高。”泰来县大兴镇党委副书记徐林贵说。
农时紧,任务重。全市各地各级水利部门不等不靠,多种措施齐上,开展抗旱浇灌。全面启动现有的各类抗旱水源井、泵站、提水站、高效节水设施等灌溉设备;努力增加水源,利用水库、塘坝、沟泡等工程蓄水,通过架设临时泵站等方式引水提水灌溉;在没有节灌设施的地区,积极开展白龙灌、垄灌,能灌尽灌。
同时,强化抗旱水利技术服务指导。组织水利专业技术人员下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群众科学抗旱浇灌,并帮助协调抗旱设施的维护维修。“抓有效时间,选好田重点浇,有的田要浇多少水才能保产,这都是水利专家告诉我们的。这样降低投入成本,损失也就减少了。像我家50多亩地,有20多亩灌了2次就放弃了,再灌也没收成还搭钱,还有20多亩好田维持着灌了5次,能保住一半产量。”泰来县前官地村民庞铁成告诉记者。
在抗夏伏旱的新考验面前,“科学抗旱”成为避免旱灾损失进一步扩大的有效新举措。8月21日,齐齐哈尔市委书记孙珅在书记专题会议上提出,各地要科学抗旱。“指导农民科学抗旱,一是对前期抗旱浇灌保了收成的,要继续保,坚持抗旱不松懈;对于减产损失已经很大的,要敢于放弃,将其转为青贮饲料。二是坚持效益优先原则,以保经济作物、特色作物和订单农业产品等为目标,因地制宜确定抗旱浇灌重点。”齐齐哈尔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刘刚向记者介绍道。
截至9月1日,全市累计投入抗旱资金3.0817亿元,抗旱浇灌面积达670万亩。其中,新打抗旱水源井5144眼,启动机电井9.517万眼、泵站80处,投入抗旱设备4.26万台套。购置抗旱设备2252台套,维修机电井8676眼,维修抗旱设备1.4万多台套,维修提水泵站64处,维修拦河坝15座。
“节水增粮”效益显
引水工程发挥作用
在龙江县黑岗乡“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区,记者看到,项目区内的玉米田一片绿油油,大型时针式喷灌机的悬臂横跨在玉米田中间。除了地头树影区光照差及边角喷灌不到的玉米生长不好外,越往田里走,长势越好,棒子又大又结实,扒开玉米苞叶,粒粒饱满。
车又往前开了几分钟,离开项目区,到了普通小井灌的玉米田:旱情明显,植株低矮,下半部叶片全部枯黄,近看棒子结得只有拳头大小,籽粒稀且不实。
在泰来县,记者也看到了如此迥然不同的景象。大兴镇,是泰来县10个乡镇中降雨最少的地区。全镇种植面积45万亩,旱田15万亩。依托近年开展的“节水增粮行动”项目,旱田建设喷灌设施的有近10万亩,在这次旱灾中,5万亩可保秋收,5万亩一定程度减产。另外没有喷灌设施的5万亩,几乎全部绝产。
“‘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建设的喷灌设施,在这次大旱中起了很大作用。尤其是我们镇前官地村的29套大型喷灌设备,在保秋收上起了决定性作用。启用大型喷灌设备浇灌成本高,但保住了粮食。要是没有这些设施,那真是彻底绝收。”徐林贵语气肯定地说,“应对如此严重的夏伏旱,真的需要继续加大建设力度。”据统计,在此次抗旱行动中,龙江县已建的600台套中心支轴式喷灌设备中,投入使用450台套;泰来县已建的974台套移动管道式喷灌设备中,投入使用900台套。
龙江县、泰来县的大型喷灌设备建设只是齐齐哈尔市开展“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从2012年至2015年年末,齐齐哈尔市共完成“节水增粮行动”计划191.25万亩,比省水利厅下达的任务多完成8.43万亩。
据齐齐哈尔市水务局农村水利科科长燕树立介绍,全市约有3500万亩耕地面积,水田527万亩,旱田2973万亩。目前,旱田建设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有607万亩,其中60.9万亩主要依托“节水增粮行动”项目,配备了时针式大型喷灌机,其余配备小型喷灌机和绞盘式喷灌机。在这次抗旱夺秋收攻坚战中,尤其是既适宜喷灌大豆、土豆等低秆作物,也可喷灌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的时针式大型喷灌机,发挥了显著的灌溉效益。
除了“节水增粮行动”项目,抗旱灌溉引水工程也助力破解夏伏旱困局。在泰来县江桥镇嫩江沿岸的抗旱灌溉引水工程渠首,嫩江水正沿着水渠缓缓流向泰来县腹地灌溉农田。工程年引水量1.084亿立方米,辐射周边6个乡镇23个村,可增灌水田15万亩,灌溉旱田15万亩,可给12.18万亩湿地补水。“今年旱情严重,工程首次发挥了抗旱保灌大效益。”看着周边快丰收的大片稻田,泰来县水务局副局长韩冬脸上透着喜悦。
严重旱灾中,水利工程建设真正发挥了抗旱保民生的大作用。
多方位增强抗旱能力
保住农民钱袋子
此次严重的夏伏旱灾中,高效节水灌溉设施配套不足的“靠天田”,是齐齐哈尔市粮食作物严重减产的主要耕地。据初步统计,预计今年全市旱田作物玉米、大豆减产近42亿斤和4亿斤。
灾情统计数字刺眼。以此次干旱为契机,深入思考受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找准解决方法,力争大旱面前保住农民钱袋子,保住国家粮食安全,成为齐齐哈尔需要思考的新课题。
“虽然齐齐哈尔具备一定的抗春旱基础,但此次旱情暴露出全市抗御夏伏旱能力不足的突出问题。未来,全市会多方位增强抗夏伏旱能力。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和设施建设,提高灌溉效益;加密增设抗旱水源井,尤其是在中部和北部地区,以增强夏季浇灌能力;调整种植结构,鼓励引导农民群众因地制宜,退耕还林还草,改种耐旱高价值作物,提高农业抗旱能力。” 刘刚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6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