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蜀梅
在“七一”入党介绍他的情况之前,我一直认为,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同事。
可这一天,我突然觉得他很陌生,作为老大姐的我不由得要仰视他。听了他的那些故事,愈加敬佩他。
工作中的拼命三郎
我们对他都很熟悉,瘦小的身材,白净的脸庞,戴一副眼镜。虽然来到我们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河灌总局机关已经十年,可至今看起来仍像一个刚毕业的斯文的大学生。大家都习惯了在电脑有故障、网络不流畅、手机有问题,甚至是内线、外线电话不能正常使用的时候,都会不由得叫他:“小张,快来给我看看,我着急要用。”只要他在机关,这样的情况,每天都会上演很多次。他总是楼上楼下不停跑,给每个人耐心细致地解决这些问题。
尤其是遇到高难度问题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我常叫他“高手”、“大侠”。可是我今天才第一次知道,三十出头的他,已获得众多殊荣。
作为一个软件工程师,他曾获得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巴彦淖尔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被确定为全市第二批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等。荣誉很多,却没发现他身上有光环的影子,和平时一样,哪里有困难冲到哪里。经常是别人下班,他开始下乡。别人早晨上班,他是头一天晚上才加完班。
记得2011年总局从旧址迁到新大楼时,由于突发性电源故障,导致全系统瘫痪,上百万的设备有可能报废,而且灌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内网电话,这将严重影响到正常工作。他在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远程和外地联系抢修,奋战几个昼夜,最终挽回了巨额损失。
在水务大楼里工作的11个单位,近千名干部职工,他们并不知道,电话、网络的畅通无阻,是因为有一匹黑马,和他的战友们玩儿命地架接起河套灌区东西250公里、南北60公里的信息化网络,共计107处水情采集枢纽、305处水位采集站、290处闸位采集点、156处所段站几十米高的通讯塔架及水利专网的运行维护。还承担着水费计收系统、灌溉水量调度系统、水利工程管理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等软件系统的开发、推广及水资源信息化、防凌防汛、水务供水等的技术支持和指导。身为内蒙古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如今成为一流的软件工程师,张利军编写程序思维敏捷,如妙笔生花;爬墙上树架接电缆,身手矫健,如风樯阵马。
生活中的逗比大王
有一次,张利军和同事们正在与联通公司现场商讨搬迁方案,媳妇打来电话,马上要生孩子了!他匆匆赶去,不到两个小时,又回到了工作岗位。自己调侃说:“我没有奶,在医院也没什么用。”继而在冰冷的机房里,调试各项设备直到第二天凌晨。他常说,这算什么,比起天寒地冻时爬在几十米高的杆子上,北风呼啸,手脚冻僵,吹得摇摇欲坠时,这些都不算苦。
遇到哪天风大,同事们开玩笑说:“今天你可得多穿点儿,要不在半空中被大风吹跑了。”他一脸不屑,说自己早习惯了。没有一种豪言壮语能够比得上乱蓬蓬的头发,布满血丝的眼睛,写着疲惫的神情带给人们的心灵震撼!
老一辈水利人拿着箩头扁担创造了总干精神,年轻一代用改锥键盘践行了总干精神,一代又一代水利人用无私、奉献、求实传承了总干精神!
他的故事太多了,这个熟悉的人,在我眼里那么陌生,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获得了这么多荣誉,也不知道,他一直在坚持学习,考上了内蒙古大学的在职硕士研究生,同时仍坚持在基层一线的最前沿,爬杆子架电缆,调设备连轴转,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总干精神的实质:苦干、实干加巧干!干就要干好,干就要干成!
我曾经在崭新、洁净的一楼大厅电梯入口处,看到壮观的三盛公水利枢纽、二闸水电站的视频前,有几颗水珠,那一定是他们撒下的汗水,这汗水,合着滚滚奔流的黄河水,浇灌着河套大地的万顷良田,带来了丰收,带来了农户们灿烂的笑脸!
真心为他点赞!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5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