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Baidu
map
 
严标准 重规范 强科技
——陕西渭南市东雷二期抽黄工程管理中心促发展纪实
 
分享到:
2020-09-18

  □本报记者 刘艳芹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和连续降雨的双重影响下,陕西省渭南市东雷二期抽黄工程(简称渭南二黄工程)累计引水达1.08亿立方米,灌溉农田154万亩次,小麦平均亩产在1200斤以上……这份优异答卷来之不易,背后是灌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创新实践。

  渭南二黄工程是以黄河水为水源的一座大型电力提水灌溉工程,承担大荔、蒲城、富平、临渭四县(市区)的126.5万亩农田灌溉任务。然而,由于运行时间过长,渠系和泵站工程均不同程度受到损坏,加上管理体系不完善,灌区发展受到制约。

  如何补上短板、强化监管,进一步推动灌区可持续发展,成为渭南二黄工程管理中心探索的方向。

  “从2016年开始,我们对总干渠、北干渠及各系统内分干、支渠全部进行了整修维护,洛河渡槽加固改造后,过水能力恢复到设计流量40立方米每秒。2017年,我们又对所有建筑物统一完善标识,规范了各类警示牌及宣传标语。”站在面貌一新的洛河渡槽前,渭南二黄工程管理中心总工程师马军杰介绍。

  去年,管理中心在灌区大范围配置计量设施,基本满足了各级渠道用水计量、设施节水、按立方米收费等方面的要求。

  “新安装的电子计量设施,让人足不出户就能随时掌握水量变化,在今年受疫情影响下的春灌中发挥了很大作用。”马军杰说。

  抗旱灌溉服务三农是灌区的初心和使命。用水有旗、分水有尺、量水有堰、公示有牌、配水有单,户有用水明白卡、组有水账公布栏、村有服务监督牌、站有管理人员信息公开栏,服务有场所、接访有台账、受理有流程、办结有回复、提升有总结……管理中心推行的灌区用水服务监督体系,以灌区群众利益为重,保障了群众用水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灌溉放水时,一股水一面旗,旗随水走,红旗上标明水价、水量、收费标准及管理员监督电话。有问题,群众可以随时举报。”渭南二黄灌区孙镇总站站长谭军说。

  据介绍,管理中心通过改革建立了水价形成机制、工程建管机制、用水管理机制、精准补贴机制和节水奖励机制,落实了终端水价制度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完善了用水服务监督体系,灌区群众节水意识明显增强,实际用水负担稳中有降,用水满意度大幅提高。

  孙镇总站辖区内的椿林镇,今年小麦最高亩产1461斤,创陕西省纪录,全镇平均亩产达1200斤至1300斤。谭军高兴地说:“现在群众浇地积极性很高,都说改革后不仅浇上了明白水、放心水,还浇上了高产水、致富水。”

  来到渭南二黄工程下寨三级站,扫描一下机房大门口张贴的二维码,整个泵站的简介信息跃然眼前。走进机房,扫描水泵上的二维码,水泵的型号、评定等级、评定日期以及从安装到现在历年的运行、维护检修等情况一清二楚。

  下寨三级站站长曹斌军说:“每台水泵的二维码就相当于电子健康档案,每年灌溉结束后,新的数据会被添加进去。”

  不仅仅是下寨三级站,东王站已经建立智能化库房管理系统,孙镇总站的调度计算水量和工程巡查已实行电子办公。

  渭南二黄灌区积极推进信息化、智慧化灌区建设,目前渭南二黄灌区泵站所有设备正在建档挂卡,将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逐步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利用现代高科技对灌区进行科学规范管理。

  工程自1997年通水以来,灌区斗口累计用水23.62亿立方米,灌溉农田3300万亩次,累计粮食增产550万吨,增加经济效益超百亿元。“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渭南二黄灌区将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向全省一流、全国先进灌区的目标迈进。”渭南二黄工程管理中心主任吕延学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0年9月18日

刘艳芹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陕西推进水利建设中央预算资金落实
搏战在在洪峰浪尖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荒沟沟变成致富坡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时时有水 户户安心
陕西引汉济渭二期工程乘风破浪再出征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