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坝东干渠引水

二坝东干三号闸

汾河水沿干渠流入下游
中国水利网站3月29日讯(记者 魏永平 通讯员 范珍)阳春三月,在山西汾河灌区到处可见“田间地头忙春浇,渠水潺潺灌农田”的繁忙景象。3月28日,在位于清徐的汾河二坝管理站东干进水闸现场,汾河水正以每秒3.5立方米、一天20多万立方米的速度奔流而下,顺渠流向等待浇灌的田地。今年,汾河灌区早春浇计划从2月27日汾河水库开闸放水开始,至4月14日结束,放水48天。截至3月27日,共提引库水和区间水6942万立方米,完成灌溉面积46.5万亩,有力地保障了春浇、春播工作有序推进。
汾河灌区跨太原、晋中、吕梁3市11个县(市、区),是山西最大的自流灌区。2016年入冬以来,灌区范围内基本没有有效降水,且气温偏高,0~50cm平均土壤含水量在17%以下,严重影响春耕、春播。再加上受汾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影响,去冬基本未引水冬浇,因此抗旱春浇任务十分艰巨。为确保灌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保障粮食安全,助推农民脱贫,省汾河灌溉管理局把春浇作为服务‘三农’的重点民生水利工作来抓,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严格执行春浇方案,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单位及受益乡村的联系沟通,采取送发春浇输水通知书、张贴安全警示标语、安全法制宣传单、现场宣讲、打击非法抽水等方式,维护了抗旱春浇正常用水秩序,为受益区春耕春播生产提供了有效的水利支撑和保障。“做好抗旱春浇工作是事关粮食安全的重要工作,也是助推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工作中细化方案,落实责任,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从春浇开始,灌区用水一直平稳,基本满足了农业灌溉要求。”省汾管局副局长樊甲仁介绍说。
3月28日,在祁县贾令镇夏家堡村的田间地头,记者看到村民们正挥舞着铁锹引水、松土,浇灌着片片农田。“我们村有5000亩耕地,主要种玉米,以前一直用井水浇地,近年来县里筹措资金为我们建好引水渠,去年才用上了汾河水。虽然现在浇一亩地多花了二、三十元,但是粮食产量却每亩多了二、三百斤,土壤板结、粮食病虫害情况都少了,村民们都愿意用汾河水浇地。”村水利主任李建根说。
据记者了解,今年,通过干、支渠节水改造,汾河灌区干支渠用水利用率由原来的77%提高到82.7%。另外,近几年随着库水资源逐年增加,通过恢复末级渠系,河水逐渐取代井水灌溉,河水置换井水面积逐年增加,2016年恢复河灌面积4.01万亩,置换地下水481万立方米。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