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平湖市位于杭嘉湖平原东端,长三角中心地带,全境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土壤肥沃,是全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至上个世纪末,平湖市就已建成长达2350公里的地下灌溉管道,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曾被列为50个“共和国水利之最”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转型升级,为稳定粮食生产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该市从更新、改造、清淤地下管道入手,建设高效的灌排体系,有力地改善地下管道灌溉效益,提高了水利用效益。在我省人多地少,耕地紧张的省情下,发展地下管道建设,可节地、节水、节电、减排,提升农田水利技术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平湖的做法为各地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如今,随着水利建设又一个春天的到来,平湖地下灌溉管道建设再次启航,踏上全面改进更新的新征程。
在鱼米之乡嘉兴平湖,一条条灌溉管道埋于地表,覆盖平湖所有47万亩耕地。它们犹如人体的动静脉,为大地躯身输送上源源不断的生命之水。
这条3000多公里的地下灌溉管道建设之路,平湖走了44年。 平湖水利人用44年的耕耘,换来了50个“共和国水利之最”之一的荣耀,树立起中国农业节水灌溉史上的里程碑。
因地制宜 地下灌溉管道初启程
地处杭嘉湖平原的嘉兴平湖市,地如其名,境内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土壤肥沃。
历史上,平湖一向是富庶的鱼米之乡,素有“金平湖”的美誉,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
然而,平湖的农业生产也曾因灌溉方式的落后而受到制约。
传统的土明渠引水自流灌溉,易渗、易漏、易坍塌,且渠内杂草丛生,阻水严重,影响水的利用效率。
为此,早在1968年,老一辈平湖水利人受上海田间防空隧道原理启发,开始踏上混凝土管道灌溉法的探索之路。从此,灌溉地下管道化建设在平湖就再也没有停歇下来。
1975年起,平湖市农业综合规划,提倡渠、林、路三结合,采用石灰和粘土按比例拌和夯筑成的马蹄形断面地下灌溉管道被大力推广。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平湖开始了较大规模的地下灌溉管道建设。
1991—1993年,市政府连续三年将地下灌溉管道建设列入当年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加快推进,农民建设地下灌溉管道的愿望强烈,每年建设的长度达到100公里以上。
1996年以后,每年建设速度加快到200公里。
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平湖终于高标准地建成了长达2350公里的地下灌溉管道,控制灌溉面积44.6万亩,占全市灌溉面积的95%。
1999年9月30日,《中国水利报》“国庆专号”将平湖市基本实现灌溉地下管道化列为50项“共和国水利之最”之一。
1999年12月24日 ,浙江省水利厅领导在新闻发布会上向媒体宣布:平湖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农田灌溉地下管道化的县(市 )。
1999年12月《浙江日报》和2000年1月6日《人民日报》消息称:这是我国节水农业灌溉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至此,平湖地下灌溉管道建设在全国一鸣惊人!
节水节电节地 地下管道灌溉发挥综合效益
44年,近半个世纪!平湖人为何唯独对一项水利建设情有独钟,几代水利人前仆后继、持之以恒?因为地下管道灌溉适应了平湖的实际,发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实践已经证明,地下管道灌溉能大大提高农田灌溉效率,有效降低灌溉成本,有利于农时季节计划用水、合理用水、科学用水,同时消除或极大地减少了灌溉渠道的坍、漏、溢、堵等难题。
与原土渠灌溉相比,地下管道灌溉渠系水利用率由0.6左右提高到 0.9以上,每亩农田每年可节省灌溉提水用电 5 千瓦时,节水 300 立方米。
由此推算,平湖 3000多公里地下灌溉管道长度,年均可节电230万千瓦时,节水1.368亿方,价值可达200余万元。
节电节水,效益显而易见。2000 年,平湖成为全省第一个国家级节水增产重点县(市)。
地下管道灌溉的另一大优点是“节地”。由于灌溉管道深埋地下,不占用地表面积,管道建成后上面可做道路和植树绿化,方便农户的生产作业和交通。据统计,平湖已建成的地下管道共已节约土地6580亩。这在寸土寸金的浙江,意义可谓重大。
在节水节电节地的同时,地下管道灌溉节约的还有一大笔管理成本。由于原灌溉土渠输水效率低,管理困难,需要管理水员多,土渠每年还需定期进行整修、除草、堵漏、清淤,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而地下输水管道,输水效率高,管理方便,运行成本大大减少。据统计,每公里地下管道每年可节约管理整修用工60工,全市3000公里地下管道每年节约用工18万工,价值900万元。
效益才是硬道理!据估算,平湖全市累计建成的低压砼地下输水管道每年共可产生经济效益5300余万元,社会效益更是不可估量。
改革创新 制度助推农田灌溉地下管道化
看的见的效益、老百姓的呼声,促使近十年来平湖政府加强制度建设,有力助推地下管道建设与管理不断完善,与时俱进。
结合土地整理、标准农田建设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平湖对全市部分六十年代末期到八十年代建成的地下管道,重新规划,更新改造。对新建的地下管道灌溉,结合泵站改造、渡槽翻建,并配合建设U型槽排水沟、喷滴灌等节水设施,全面建设标准农田。
1998年—2005年期间,全市土地整理项目超过30万亩,基本做到田成方,渠成林,按照标准农田的建设要求,项目区内的农田灌溉保证率达到95%以上。
在依托土地整理,提升改造的同时,平湖市开展了一场对泵站、阀门的大规模技术改造之战。通过改造,泵站平均装置效率由35.6%提高到50.4%,阀门重量从最初的50公斤减轻到1.25公斤。
在改造更新的道路上,平湖加强政策倾斜,将地下管道灌溉建设纳入灌排体系建设中,市财政平均每年安排250万元的补助助推地下管道建设。
与此同时,平湖加强制度建设,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两权分离、租赁承包为主要形式的农村泵站产权制度和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落实灌溉责任制,将机埠承包、拍卖或租赁承包,在所有的行政村配备机手、放水员,全部采用一级放水到田的形式。同时,聘用专人负责泵站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定时保养电机及水泵,确保所有灌区通过地下灌溉管道将水及时输送到每一块农田。
目前,平湖大部分机埠已实行个人承包经营,机埠承包经营者与村经济合作社签订合同,明确机埠承包范围、任务、期限、水费组成、收交办法、双方责权等。
村放水员向农户按亩收取水费,水费组成中的工资、电费、日常维修费用一般由承包者包干,节约归自己,超支自负,大修理提成、折旧费上交村经济合作社,纳入水利建设专项基金管理范围。
以制度促效率,平湖市近几年的灌溉成本与地下灌溉管道运行成本有了较明显的减少。
攻坚克难 地下灌溉管道建设再启新征程
经历摸索和发展,如今平湖3000多公里的地下灌溉管道,已经覆盖平湖所有耕地。然而,经过数十年积累的地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能否适应新时期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呢?
事实上,任何一项技术在其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地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也不例外。
由于时间和人为因素,一些建设较早的地下管道开始出现了淤积。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平湖全市有500多公里的地下灌溉管道存在不同程度的管道淤积现象,有的地下管道淤积厚度甚至达到15cm以上, 造成渠系水利用系数降低,电耗成本增加,直接影响到农田正常灌溉。
据最近抽样统计,一个灌区的灌溉速度比5年前多用2~3 小时,每亩电量也比原先净增15—20KW·h,生产成本逐年增加,而效率却逐年下降,给增产增收造成了负担,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灌溉效率和农业效益。
面对地下灌溉管道疏通困难这一课题,平湖市积极探索,经过长时间研究和反复现场试验,不断改良通渠技术,改装通渠设备,于2010年初终于成功研发地下灌溉管道疏通新技术。
现场使用效果表明,采用管道机械疏通技术后,大大减少了维修成本,有效提高灌溉效率。据测算,如果采用机耕路翻新的方法解决管道淤积问题,每公里的成本至少要6万元,而采用这种疏通技术每公里只需投入2万元左右,每公里将节省4万元。
而对于农民来说,现在村里每亩农田的灌溉成本为35元,疏通后可以减少每亩2—3元电费和一定的人力成本,如果按一个村3600亩农田计算,每村节省总成本超过1万元。这对比较效益并不高的第一产业农业来说,也是一个可观的数据。
可以说,此项疏通新技术的成功研发和使用,对平湖的灌溉事业是一次质的飞跃,改变了以往重复建设和巨额投资的现象,大大节约了耕地面积和工程投资。
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召开,吹响了水利大建设的号角。就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平湖的地下灌溉管道建设也将在这个水利建设的春天里再次启程,一场全方位的升级改造如期上演。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