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陈雷接受光明日报专访: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先进水文化

2011-11-01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这是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水重要性的界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从文化的角度研究水问题,重新审视人与水的关系,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如何以水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水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光明日报记者近日独家专访了水利部部长陈雷。

  以水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记者: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号召。请问,水利部如何贯彻落实这一号召?

  陈雷:面对我国日益复杂的水问题,面对人民群众对水利发展的新期待,面对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以水利实践为载体,积极推进水文化建设,,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切实把水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水利改革发展全局出发谋划水文化发展战略,注重做到四个结 合:把水文化建设与水利建设结合起来,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与积极培育和发展机关文化、行业文 化等结合起来。

  此外,我们还要抓好四项工作:抓紧出台水文化建设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和任务;着力推进水文化建设实践,引导社会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深 化水利行业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水利系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建设好各类水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水利博物馆、风景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构筑水文化 建设整体格局,形成共谋文化发展、共建文化兴水的合力,以水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中华民族文明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部兴水利、除水害的历史

  记者:部长刚刚提到了水文化,其实我们知道,中华民族五千年治水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水文化。请您介绍一下水文化的内涵。

  陈雷:水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兴水利、除水害的历史。在长期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独特丰富的水文化。

  水文化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也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按照表现形态,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物质形态的水文化,主要包括被改造的河流湖泊、水工技术、治水工具、水利工程等。从都江堰、灵渠、京杭大运河、郑国渠等古代水利工程,到三 峡、小浪底、南水北调、黄河标准化堤防等现代水利工程,所有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造型、工艺和作用,都凝聚着不同时代人们的文化创造。

  二是制度形态的水文化,包括与水有关的法律法规、风俗习惯、宗教仪式及社会组织。从西汉的《水令》,到今天以《水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水利法律法规,都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关系、生产方式、行为准则和制度模式。

  三是精神形态的水文化,包括与水有关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业精神、科学著作以及文学艺术等。如天人合一、人水和谐的思维方式,水能载舟、亦 能覆舟的政治智慧,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道德情操,以及以水为题材创作的大量神话传说、诗词歌赋、音乐戏曲、绘画摄影、科学著述,这些内涵丰富的精神产品, 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宝。

  记者:从现代水利的发展来看,如何进一步丰富水文化的科学内涵?

  陈雷:水文化建设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问题,既要注重阐明水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又要注重总结归纳水文化建设的实践成果和经验。

  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丰富水文化的科学内涵:一是要加强我国传统治水理念、方略、措施研究,提炼科学文化内核,为当今水利建设提供借鉴。

  二是要加强世界先进治水思想、先进治水技术、先进管水经验研究,从中吸收先进的治水理念和文化思想。

  三是要加强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和民生水利研究,全面把握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核心理念、本质特征和实践要求,深刻认识民生水利的丰富内涵、时代特点和重点任务。

  四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水利改革发展的全过程,把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为水利行业精神注入新的思想活力和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推动水利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展现治水兴水的人文关怀和文化魅力

  记者:那么,水文化建设如何更好地与水利建设相结合?

  陈雷:实践是检验水文化建设成果的标准。要把水文化建设融入水利改革发展顶层设计之中,注重从文化的角度反 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引导社会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注重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角度来谋划水利发展,大力 推进民生水利建设,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同时,要把文化元素融合到水利规划和工程设计中,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展现治水兴水的人文关怀和文化魅力。要深入挖掘传统水文化遗产,摸清传统水文化遗产的情况,认真梳理传统遗产的科学内核,切实保护好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水文化遗产。

  记者:水利是惠及民生的公共事业,从加强水文化建设出发,如何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

  陈雷:民生水利是对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丰富和发展,充分体现了水利工作的人文关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不仅盼望加快解决防汛抗旱、城乡供水、农田水利、水土保持等问题,而且希望从建设和 谐的人水关系中获得精神的愉悦,从高质量、高品位、个性化的水文化服务中得到理性的启迪;不仅对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水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创新和发 展现代水文化提出了新的期待。

  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迫切需要把水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立足波澜壮阔的治水新实践,着 眼当代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顺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加快水文化发展步伐,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来源:《光明日报》(2011年10月31日 10 版)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最美家乡河.jpg
大图.jpg
把握经济“脉搏” 谋探发展“良方”——山东德州河务局经济工作发展纪实.jpg
网站首页大图.jpg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