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听取国务院关于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对这一报告开展专题询问。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今年首次专题询问的议题聚焦农田水利建设,再次凸显农田水利工作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询问是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监督职权。从2010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就财政决算、粮食安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障性住房建设、教育改革等问题开展了六次专题询问。询问的议题,都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农田水利,关系我国粮食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也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关于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情况,并专题询问,既是对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监督,也体现了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由政府有关部门集中答复,实事求是地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不仅能提高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透明度,同时也能使广大群众更直观、更充分地了解农田水利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将采取的政策措施,促进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大兴农田水利的共识,进一步形成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强大合力,进一步转化为大干农田水利建设的实际行动,为我国粮食安全打牢基础。
受国务院委托,水利部部长陈雷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情况。2011年,在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推动下,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持续增加投入,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全年中央共安排农田水利建设资金659.9亿元,地方财政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超过600亿元,均较上年增长30%以上。经过各相关部门、各级政府一年多的努力,农田水利建设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增地减水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的问题尤为凸显,农田水利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有待改革等问题依然突出。
农田水利建设专题询问,是民意的体现,是一次监督中的支持。按照2011年中央1号文件确立的目标,未来10年,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任务依然繁重。各级政府、水利及相关部门要以这次专题询问为契机,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农田水利投入,加快建设进度,尽早扭转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并在工作中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以更好地顺应人民的期待,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有力支撑,让农田水利更好地造福亿万人民。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2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