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晋中市:水行政执法迈向“云模式”
晋中市水政监察支队打破过去水行政执法过程中“一张纸+一支笔+一张嘴”的管理模式,实现了“人脑+电脑+实效”的信息化管理。利用计算机网络
技术、3G移动通信技术定位功能,通过GPS定位、摄像和拍照,在地图平台上适时记录现场执法取证图片和文字信息,以及现场证据的视频、音频信息,实现动
态管理和巡查监督、监控管理,并可以完成立案受理、调查取证、案件审批、执法文书打印、处罚处理、强制执行、结案归档全过程的流程化办理。现场可进行信息
反馈,实时递交执法文书,经指挥中心核查后结案。整个过程使执法更加便捷、准确、高效,做到了无漏洞、无盲点。
2.河北承德市:治理一条河 改变一座名城
承德市大力实施水景观工程,在市城区武烈河和市郊区滦河上先后建起了34座橡胶坝,成为全国最大的橡胶坝群,形成水面390万平方米,加上避暑
山庄湖区63万平方米的水面,承德市区人均水面达到15平方米。市区水景观工程建设之后,总投资2.4亿元,实施了市污水处理厂一期改造升级工程和二期扩
大规模工程,结束了多年污水直排的历史。同时,承德市水景观工程又向全市八县四区延伸,县区共建橡胶坝78座,形成水面1184.62万平方米。河北省水
利厅对承德水资源的考核结果:2013年,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今年承德市被水利部列为“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
3.山东日照市:确权划界给水利工程安上“金钟罩”
2013年年初,日照市将农村水利工程确权划界纳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体系统筹推进,为水利工程管护安上了“金钟罩”。市政府与各县(区)政
府签订了水利工程确权划界目标责任书,各级水利部门制定节点任务表。全市按照水利工程不同的权属性质,将工程分为确权颁证和划界登记两大类,确权颁证的工
程又划分为国有和乡镇集体所有两大类。市政府成立5个督导检查组,对各县(区)定期督导检查;严格落实工作经费;加强与各级国土资源、财政、林业等部门的
高效联动。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日照市已确权颁证36处,计划划界登记的3236处水利工程均已颁发划界登记证,全市所有水利工程地籍测绘已全面完成,各类
水利工程均划定了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4.湖南新宁县:财政奖补政策“点燃”治水热情
越是贫困地区,越要修水利。湖南新宁县按当年土地出让总收入的2.5%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专项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县财政筹集奖补资金,对村
级农田水利建设实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奖补政策,“点燃”了农民群众大修水利的热情。对于工程管护问题,新宁县鼓励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众
多而分散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每建成一个农民用水户协会,县财政给予1万元运行经费补助。
5.浙江温州市:生态补偿“造血”对接“输血”
温州市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输血”和“造血”双管齐下。市财政每年安排资金5000万元,用于支持珊溪水库、泽雅水库集雨区生态补偿,同时
市区排污费的20%也作为生态补偿资金。下游受益区同样承担对上游的补偿责任。温州市区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每吨上调0.3元,非居民生活用水和特种用水价格
每吨上调0.35元,用于设立珊溪水源地保护治理资金。另一方面,温州市每年向相关县市下发资金帮助库区原养殖户加快转产转业,同时在税费、用地以及金融
政策方面给予倾斜。此外,建立“工业飞地”,优化资源配置,缩小文泰两县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6.广东廉江市:“一村一策,整村推进”,水库移民过上幸福生活
自2006年以来,广东省选择“一村一策,整村推进”的方式,集中10年后期扶持资金,分步进行移民住房改造,现今91%的移民住上了新房。廉
江市16万水库移民,是广东省186万移民的代表。廉江市积极推进安居工程建设,同时利用水库移民双转移培训就业基地,为移民提供“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对移民开展就业培训;引导移民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和立体种植养殖业,鼓励移民创业。现今,移民不仅住上了新房,也掌握了致富的技能,开始了崭新
的生活。
7.河南民权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民权样本”
2012年以来,民权县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实施为平台,完善灌区末级工程配套和量测水设施,规范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落实灌区末级渠系
工程产权,在示范区推行农业终端水价制度,逐步破解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低、末级渠系管理主体缺位、工程老化失修等长期困扰水利改革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难
题,有效促进了水资源高效利用,降低了农民用水费用,保障了灌区工程良性运行。
8.安徽天长市:村民当监工保“小农水”工程质量
不能让“小农水”工程变成“半拉子”和“短命”工程,这是安徽省天长市对群众做出的庄严承诺。天长市特别构建“水利项目建设质量监督组+镇水利
站+监理机构+村监委+农户”的五位一体监督体系,让项目区农民当监工。在依靠群众监督的基础上,市水利局制作《天长市“小农水”项目技术手册》,下发到
监理单位、施工队、镇、村和村民手中,让质量监督工作有人员、有目标、有标准。
9.西安:封井两千眼 稳住一座城
西安市全面限制地下水开采,于2006年成立由22个市级单位、6个区政府组成的西安市封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专职负责全市封停自备水井
工作。同时加快重大地表水水源工程建设,建成的黑河供水系统,供水量占西安市城区自来水的90%。1999年至2013年,西安市累计封井2155眼,减
少地下水开采量2.1亿立方米。目前,西安市已基本实现禁采区自备水井全面封停,有效涵养了地下水,主城区地下水水位上升2~6米,已经连续7年保持稳中
有升。地裂缝、地质沉降等灾害得到遏制,市民饮水安全有了保障。
10.福建南平市:“山水林田湖”模式治理水土流失
南平市在水土保持工作中,更加注重遵循自然规律,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建瓯市通过采取“山顶戴帽、山腰系带、山脚改种”的方式对茶果园进
行补植,浦城县“宜时宜地”治理水土流失,延平区带动千名农户发展规模经营,已成为全国百合鲜切花第三大主产区。“山水林田湖”多种措施形成生态建设合
力,提倡“不能饿着肚子搞生态”,坚持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为根本落脚点,山坡要“被子”,农民要票子,力求干一片、成一片,使项目区农民增收近千万元。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