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6月15日讯 为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项目管理,督促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中法合作项目取得实质性成果,日前,海委组成联合检查组深入各专题承担单位,全面检查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饮用水源保护生态修复成套关键技术合作研究”实施情况。
检查组认真听取了各专题承担单位关于项目组织实施和研究进展情况的汇报,对项目涉及的野外和室内实验基地均进行了实地查勘,并就有关项目管理和技术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检查组表示,各专题项目实施进度、组织管理和经费使用情况总体进展顺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改进。各承担单位要继续重视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按照关键节点任务做好项目安排;充分发挥承担单位的牵头作用和协作单位的配合作用,加强协调与沟通,完善交流机制;滞后项目要认真整改,加紧推进,确保项目按时保质顺利完成;重视项目经费的使用与管理,按照管理办法有关要求,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合规。检查组还对各承担单位下一步工作安排时间节点提出了明确要求。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饮用水源保护生态修复成套关键技术合作研究”项目是中法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项目第二阶段合作中技术开发方面的核心内容,项目经费为340万人民币,起止年限是2013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项目牵头单位是海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中方协作单位包括天津大学、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和天津农学院。
今年是国合项目的收官期,也是确保项目成果的关键期。截至目前,项目牵头单位与各参加单位密切合作,组建了精干的项目团队,项目成果已发表5篇学术论文,申报的2项专利已获受理。两年来,法方每年5次派技术专家来海委对项目各技术难点进行培训和指导,利用法方在蓝藻预警技术方面的优势构建了于桥水库蓝藻暴发预测模型。项目合作充分体现了中法合作、优势互补的国际合作特点。今年海委将按照国际合作项目有关管理办法要求,进一步加强项目监督管理,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做到项目内容体现国际合作特色,项目成果服务流域水资源发展,锻炼一批国际合作人才。(海委宣传科供稿)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5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