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试验区的芦苇荡

万鸟翔集

遮天蔽日

宛若繁星

日落刁口河
中国水利网站10月14日讯 10月11日,笔者到黄河刁口河流路入海口了解刁口河连续生态调水五年后的生态改善情况,看到的一幕幕令人惊叹,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刁口河流路湿地修复重点项目区,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的芦苇荡,这与五年前来此采访时看到的情景反差实在太大,要不是每年都来此,简直不敢相信。目前芦苇已经抽穗长出芦花,但尚不成熟,还看不到“芦花飞雪”的壮美景观,身处芦苇丛旁,微风轻抚,芦苇荡沙沙作响,不时窜出几只水鸟,输水渠中不时有鱼儿扑扑楞楞作响,宛如一曲生态天籁,歌颂着这片土地魔幻般的巨变。
来到刁口河边,河里鸟儿咿咿呀呀的叫声不绝于耳。放眼河道,水中黑压压的一大片,犹如夜空里的繁星。岸上稍有响动,鸟群骤起,密密麻麻,遮天蔽日。透过相机远射功能,依稀能分辨出有麻鸭、绿头鸭、白鹭、白琵鹭、苍鹭等水鸟。此时还不是候鸟迁徙的最佳时节,一般到11月份至明年4月份,前来刁口河过冬的候鸟会更多,其中不乏大天鹅、丹顶鹤、灰鹤、东方白鹳、黑鹳、白枕鹤等世界珍稀濒危鸟类,那时才真是鸟儿的天堂。此时夕阳西斜,阳光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如梦如幻,与河对岸的风力发电群相映成趣,一派和谐的生态美景。
这在5年前却是另一番景象。2009年5月,笔者曾来采访,看到的是刁口河河床龟裂、植被干枯,到处是白花花的盐碱滩,一片萧索凄凉。由于刁口河流路自1976年5月以来没有过流,其湿地生态系统每况愈下,海水入浸、植被盐化、海岸线蚀退,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河道过流能力严重下降,给近海油田的基础设施和采油安全也带来了严重影响。
根据黄河入海流路的现状,黄委于2009年7月做出决定,在2010年6月黄河第十次调水调沙期间,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实施以恢复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的生态调水暨刁口河流路恢复过水试验,逐步恢复刁口河流路输水输沙功能,积极探索入海流路淤积延伸与海岸蚀退达到平衡的基本途径。
2010年6月24日9时,黄河三角洲生态调水暨刁口河流路恢复过水试验正式启动,时至今日,黄河水利委员会已连续5年对刁口河实施生态调水,累计调水总量达到了1.4亿立方米,刁口河沿岸生态显著改善,位于刁口河入海口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区(俗称一千二自然保护区)目前到处郁郁葱葱,鸥鸟云集,生机盎然。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4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