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口首次发现大火烈鸟
中国水利网站11月24日讯 (通讯员 胡友文) 11月22日上午,笔者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千二林场黄河故道广阔的水面上发现一只体型较大的鸟类,此前在该区域从未发现过这种体型的鸟类。经长期在此观鸟的野生鸟类保护专家付建志先生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学考察委员会副秘书长丁洪安先生辨识,确认这只鸟为红鹳目红鹳科红鹳属的大红鹳(也叫大火烈鸟),鸟类特征为大红鹳亚成体,在黄河口地区为首次发现。经检索并请示山东省和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有关专家,此鸟在山东省也属首次发现,在我国也仅有几次观察记录。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千二林场内的黄河故道生态环境良好,每年都有大批大天鹅、东方白鹳、灰鹤、各种野鸭等迁徙来此越冬,也发现少量丹顶鹤、大鸨、白鹤、白头鹤等迁徙于此。自2010年开始,每年都对黄河进行调水调沙,期间对黄河故道进行黄河水过流试验取得成效,有效保护了这里的生态环境。现在,迁徙来此越冬的鸟类明显增多。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濒危动物红色名录,该鸟主要分布于非洲、中亚、南亚等区域,分布广、种群数量较大,无威胁因子,以往在中国并无分布。但1997年在新疆野外首次发现并确定该鸟在中国境内有分布,为中国鸟类新纪录,在四川也发现一只该鸟亚成体。此次野外发现大火烈鸟在黄河口、山东省乃至中国都弥足珍贵。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4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