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5月13日讯 “十二五”期间,在国家防总、水利部的正确领导下,黄河防总及沿黄各省区防指积极践行新时期治水思路,不断夯实防汛抗旱工程基础,健全完善组织预案体系,有效实施洪水泥沙管理,防汛抗旱取得了显著成绩。
第一,科学应对,防汛抗旱取得全面胜利。“十二五”期间,黄河干流先后出现了5场编号洪水,2011年、2014年发生秋汛,2012年黄河上游发生1986年以来最大洪水;凌汛期,上游封河流量大、槽蓄增量相对偏大,防凌压力大;2011年黄河发生严重的冬春连旱,2014年出现了严重的大面积伏旱。面对流域复杂多变的防汛抗旱形势,黄河防总精心组织,超前部署,科学调度,流域各级防指严格责任落实,加强堤防巡查、工程防守、险情抢护,及时组织迁安救护,有效保证了受洪水威胁群众安全,确保了防洪安全。多次实施抗旱应急调度,支撑了沿黄省区大旱之年夏粮丰收。“十二五”期间,黄河干流向两岸供水达1160亿立方米,为黄河流域和华北缺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第二,积极探索,有效实施洪水泥沙管理。“十二五”期间,实施了7次调水调沙。小浪底水库最大排沙比达到208%,排沙出库2.8亿吨,排沙入海2.6亿吨。主槽最小过流能力提高至4200立方米每秒,基本形成中水河槽。调水调沙期间,满足黄河下游工农业用水需求,兼顾生态需要,累计向黄河三角洲补水2亿立方米。
第三,夯实基础,防洪工程体系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海勃湾水利枢纽建成并投入运行,河口村水库基本建成。黄河下游近期防洪工程和中游禹潼河段近期治理工程全面完工,加高加固下游堤防287千米,新建、改建河道整治工程45处,除险加固和扩建水闸26座。宁夏、内蒙古河段近期防洪治理工程全面完成,新建加固堤防937千米,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青海、甘肃河段防洪治理工程项目启动实施。陕西渭河综合治理工程已全面完成,加固培厚堤防717千米。完成476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开展了400多条中小河流治理,湟水、汾河、沁河、伊洛河等重要支流的重点河段得到治理。
第四,落实责任,健全防汛抗旱组织体系。“十二五”期间,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得到严格落实,形成了地方行政首长负总责、水利部门技术负责、有关单位和部门分工负责的防汛抗旱责任体系。进一步健全了政府统一指挥、部门协调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防汛抗旱组织体系。各地创新群防队伍组建模式。不断完善防汛抗旱督察制度,健全了以防汛抗旱责任人公示、督促检查、责任追究为主要内容的防汛抗旱监督机制,为黄河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第五,依法防汛,不断强化制度预案建设。2012年财政部、发改委、水利部联合印发《黄河下游滩区运用财政补偿资金管理办法》,为黄河下游滩区群众抗灾恢复生产提供了政策保障。《黄河防御洪水方案》《黄河干流抗旱应急调度预案》和《黄河洪水调度方案》得到批复,不断修订完善了各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为黄河防汛抗旱提供了法规和技术依据。黄河防总逐年修订完善年度洪水调度方案,各省区防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预案体系。各部队结合辖区黄河实际,建立健全了防汛抗旱抢险救灾预案。
第六,科技支撑,流域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开展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黄河流域洪水风险图编制和黄河下游近期防洪非工程措施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流域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中央、流域机构、省、市、县五级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建成。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6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