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万全准备守护堤坝万无一失”
——水利部工作组指导南京市打好防汛关键仗
□本报记者 张壮
“现在人员巡堤查险的频次是多少?”“最新数据显示水位超警多少?”“值守人员的健康和安全能否得到保障?”……7月18日,正午的太阳炙烤着苏南大地,在江苏省南京市水阳江高淳段的堤坝上,水利部工作组成员正在同值班人员一道巡查。
入梅以来,受持续降雨影响,江苏省水阳江、秦淮河、长江南京段、滁河等相继出现超警水位。截至目前,水阳江仍处于超警状态。同时,受上游来水影响,长江2024年第2号洪水将于近期过境江苏。
7月17日,水利部派出由水利部建设管理与质量安全中心承担任务的工作组第一时间抵达南京,深入防汛一线,指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各项防御工作,全力保障长江2024年第2号洪水洪峰平安过境。
水阳江位于苏皖两省交界,是南京防汛工作的重点水域,也是安徽山洪水流向长江的一条泄洪通道。6月24日,水阳江超出警戒水位。水阳江高淳段干流沿线长20.4公里,持续超警的水位给堤坝带来不小压力,充分考验着地区水利系统的防汛能力。6月30日,高淳区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
水利部工作组第一站来到水阳江高淳段,工作组组长强调:“要把每一寸堤防都牢牢守住,坚持‘预’字当先,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站在堤坝向远处望去,蜿蜒数十公里的堤面上,每隔500米就有一个临时搭建的指挥点,红色的党旗在指挥点上方高高飘扬,身穿亮色工作服的巡查人员顶着烈日,行走在坝顶处、草丛间、水闸旁,不时俯身查看,不放过任何一处潜在隐患。
“现在水位超警1米左右,我们每个指挥点都设有3~5名巡堤查险工作人员24小时轮班值守。我们组织了附近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定期来检查巡堤人员身体状况,保障高温天气下巡查人员安全作业。同时,给每个指挥点配备了空调和生活物资。”高淳区水务局局长周伟说。
下午1点,闷热的天气让人透不过气,工作组继续沿着堤坝一路检查防汛物资储备情况。此时,巡查人员手中紧握的一块黄色木板引起了工作组的注意。
“这是高淳区独具特色的‘送水牌’巡堤法!”江苏省水旱灾害防御调度指挥中心四级调研员唐春生介绍。
据了解,巡堤查险人员握着的是标有所在地段名称的“水牌”。高淳区把堤防分成若干地段,每个地段有首尾两组巡查人员,每组三人,检查堤坝背坡处有无渗水或管涌等情况出现。其中一人手拿“水牌”,确认没有问题后将“水牌”传递到下一点位,以此确保防汛工作有序、安全。
“只有在规定时间内巡查完自己负责的堤坝,才能将‘水牌’交接出去,用以督促值守人员用脚步丈量堤坝,细致排查可能存在的问题。”江苏省水利厅二级巡视员黄俊友说。
除此之外,高淳区还在堤坝上设置了防汛物资储备点,储备沙袋、土工布等,一旦出现溃堤、渗水等情况,确保能够第一时间作出应急响应。
“要将所有防御措施充分前移,以万全准备守护堤坝万无一失!”水利部工作组在检查了砖墙镇防汛仓库和人员值守情况后强调。
在认真细致地指导各项防御工作后,工作组马不停蹄赶往长江南京段其他关键节点。
据悉,目前南京市在重要江河现场布设的巡查值守点已多达782个,日出动巡查人员超过2.2万人。面对洪水,水利人正用实际行动筑起一道“钢铁防线”,守住堤坝安全,守护河湖无恙。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7月20日
责任编辑:王瑜 校对:王子月 罗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