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三峡显成效
□本报通讯员 黄艳
在长江2024年第1号洪水防御过程中,数字孪生三峡1.0版本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设成效初显。
防御长江第1号洪水期间,数字孪生三峡开发团队密切关注长江水位变化,利用数字孪生行蓄洪空间平台预警研判模块,跟踪分析长江中下游超警堤防情况和洲滩民垸运用风险情况,助力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防御局靶向预警,并为各地组织巡堤查险、人员转移提供了及时“叫应”提醒服务。
7月2日,数字孪生行蓄洪空间平台向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5省发布了堤防超警长度约2430公里的预警信息;7月3日、4日,分别向湖北、安徽发布了101个洲滩民垸预警信息等,为指导地方做好风险防范和应对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长江中下游数字孪生行蓄洪空间平台聚焦荆江和城陵矶河段,构建了长江中下游全域L1级、行蓄洪空间L2级以及重点防洪工程L3级相耦合的多源数据融合数据底板,研发了行蓄洪空间预报调度方案动态调控模型、行蓄洪空间调度影响学习模型等,开发了以防洪形势研判预警、调度预演分析对比、避险转移方案优化为主链条的业务功能,为长江中下游河道堤防、蓄滞洪区、洲滩民垸等行蓄洪空间风险预警、调度推演、避险转移等提供精准的决策支持。
数字孪生行蓄洪空间平台构建了雨情、水情、工情、灾情信息面板,创新引入堤防隐患时移动态探测技术对堤防进行检测,实现堤防险情快速定位、堤防安全性状分析等功能。同时,探索应用行蓄洪工程运用影响代理建模新技术,实现行蓄洪工程模拟运用的秒级调度响应支撑,大大提高了决策效率。平台还通过共享通信部门手机基站数据和数字乡村视频数据建设成果,结合无人机动态盲区监测,实现转移人员无遗漏、转移过程全监控、人员擅返早发现。
7月5日下午,洞庭湖团洲垸一线堤防决口,长江委运用数字孪生行蓄洪空间平台迅速绘制洪水淹没数字孪生风险图,动态分析了不同方案下的影响范围、风险损失、转移人口、淹没水深等信息,为构筑第三道防线提供了技术支撑。
7月11日18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达5万立方米每秒,长江发生2024年第2号洪水。长江委继续根据防汛业务需求,持续丰富数据底板,优化模型功能,完善业务功能,让数字孪生三峡在流域险情预警与叫应、工程调度运用与风险评估、工程抢险与人员避险转移等方面提供智慧支撑。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7月13日
作者:黄艳
责任编辑:罗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