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地球还有多少淡水可用?

发表时间:2024-08-01

  □郝钊

  淡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这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发源于靠近自然水源的地方,但也有其他人类文明依赖水库、蓄水池等人工设施繁衍生息,例如吴哥文明创造的连接洞里萨湖与人工水库的灌溉系统。如今,全球人类每年用水量约为24万亿立方米。全球各种水体的储水量不断变化,气温上升减少了冰盖和冰川的储水量,河湖湿地退化和地下水超采减少了天然水体的储水量,而人造水库、湿地和水稻田增加了人造水体的储水量。

  各类水体储水量不断变化

  南极冰盖、格陵兰冰盖、高山冰川等冰态水体储水量约30 000万亿立方米,是地球最大的淡水水体。高山冰川的季节性融水,维系着下游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数十亿人口的生计。然而,气候变化导致高山冰川加速融化,削弱了冰川融水对河流水量的缓冲作用。据估算,全球永久冻土储水量约300万亿立方米。目前尚无人类直接利用永久冻土满足用水需求的记录,也无永久冻土对地下水和地表水贡献量的数据。浅层永久冻土正在融化。研究人员预测,未来永久冻土融水将成为重要的人类用水来源。

  除冰盖和冰川之外,地下水是全球储水量最大的淡水水体。据估算,全球地下水储量约15 300万亿至22 600万亿立方米,其中100万亿至5 000万亿立方米为可再生地下水。尽管地下水水量为地表水水量的100多倍,但可再生、易获取、可利用的地下水仅占地下水总量1%至5%,而且地理分布极不均匀。目前,全球20多亿人口依赖地下水生活,44%的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据测算,全球约20%的含水层被超采。尽管含水层枯竭意味着水量损失,但含水层仍然存在,如果人类停止开采,含水层将会被重新填充。

  湖泊是地球陆地表面最大的液态水体,是全球数百万人的生活水源。全球自然湖泊储水总量约182.9万亿立方米,其中咸水占44%。受气候、地质、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里海是全球水量减少最多的湖泊。

  水库具有灌溉、发电、供水、防洪等多种效益。1950年以来,人类累计建造了5.7万多座水坝(坝高超过15米的水坝),人造水库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0.2%。人造水库增加了陆地水体蓄水量,弥补了冰川、湖泊等其他陆地水体损失的水量。在1950年至2000年全球水坝建设最活跃阶段,全球水库蓄水量累计增加了92 000亿立方米。目前,由于水坝建设放缓、泥沙淤积、水坝退役等因素,全球水库蓄水量持续减少。此外,人口增长导致全球水库人均蓄水量也持续下降,从1990年的1 000立方米每人降至2010年的850立方米每人。

  湿地以积水、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的形式储蓄水资源,是人类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然而,全球湿地面积和储水量难以测算。尽管天然湿地面积减少,但人工湿地面积却逐年扩大,特别是亚洲水稻田面积显著增加,弥补了天然湿地的减少水量。

  土壤水是指土壤孔隙中的水分,通常存在于土壤上部2米范围内。土壤水对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土壤水储量较小,约为1.65万亿立方米。虽然土壤水仅占全球淡水总量的0.13%,但其是全球水循环的关键组成部分,对生态系统非常重要。由于全球气温上升和土壤水蒸散增大,1979年至2017年全球土壤水储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尤其是中国东部、欧洲东部、非洲中北部、美国和巴西东部等地区。在全球升温和土壤水减少的情况下,土壤与大气之间的水交换增加,土壤调节陆地淡水供应的能力减弱,并带来生态系统退化、农业减产等一系列问题。此外,土壤水减少还改变了近地表能量收支平衡,从而导致出现大面积热浪和高温事件。

  淡水储量如何变化

  1971年至2020年,全球陆地水体储水量累计减少了27.079万亿立方米,其中自然水体储水量减少了33.944万亿立方米,但人造水库、水稻田等人工水体储水量增加了6.865万亿立方米。

  人类活动对陆地水体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研究显示,人造水库和水稻田增加的储水量微不足道,但人类其他活动却导致储水量大幅下降。此外,气候因素导致的降雨、蒸发和径流变化严重影响各种水体储水量,远超人类活动引起的储水量变化。

  全球陆地水体储水量变化给全球水资源供应带来了多重压力。对个人和社区而言,全球陆地水体储水量变化似乎无关紧要。但是,对整个社会而言,储水量变化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水力发电和粮食安全。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给出六点提醒。一是全球冰盖和高山冰川将继续加速融化,尤其低纬度地区高山冰川融化速度将达到顶峰。二是海平面上升将导致更多海水入侵沿海含水层,地下水储量将进一步减少。三是在降水减少和蒸发增加的地区,内陆湿地面积将持续减少。同时,海平面上升将导致海水入侵沿海湿地,湿地储水量将进一步下降。四是在降雨和径流减少以及人类从上游大量调水的地区,湖泊蓄水量将减少。此外,在土壤退化和强降雨的地区,泥沙增多将导致湖泊库容下降。五是人类将继续建设大小型水坝。尽管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大幅度增加,但由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电力需求持续增长,未来人类仍将继续大规模开发水电。此外,作为一种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人类也将加大水库建设投资,扩大灌溉面积,降低农作物歉收风险,保障粮食安全。然而,泥沙淤积、老化退役等因素导致世界多地水库的蓄水量持续下降。

  水是粮食和能源安全的关键要素。近几十年来,全球各类陆地水体储水量发生了巨大变化,冰川融化、地下水枯竭和湿地退化是主要原因。尽管人类修建了大量水库和蓄水设施,但这些努力无法抵消人类活动造成的自然水体储水量减少。人口增长,消费方式改变,以及人类对粮食、交通和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导致全球水压力越来越大。此外,由于气候变化,未来极端天气事件将更加频繁和严重。因此,未来储水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人类亟需在水资源规划和管理中统筹利用天然水体、人造水体等各种储水方式,探寻更加完善的、基于自然的方式存储和保护水资源,以满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的用水需求。

  (作者单位为水利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8月1日

作者:郝钊
责任编辑:罗景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