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会呼吸的河流——浙江省德清县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建设纪实

2014-12-11

下渚湖生态湿地 本报记者 李先明

  □本报记者 陈萌 通讯员 沈敏桦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竹茶之地、文化之邦,这是人们给德清的美誉。

  俊秀多姿的避暑胜地莫干山,诗意风景的下渚湖生态湿地,古色古香的新市古镇,这是历史文化积淀之下,德清的宝贵财富。

  人有德行,如水至清。因水而名,依水而生,地处浙江省北部的德清县,有着悠久而深厚的水文化。德清竭力保护着这些财富,更让它们展现出新的风采。

  家园需要怎样的河流?德清的答案是——会呼吸的河流。“河道治理不仅仅是单纯提高行洪排涝能力,还要发挥综合功能,要人水和谐、生态自然、持续发展,更要造福百姓。”德清县水利局局长方凯说。依托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建设,德清县贯彻生态自然的治理理念,以清淤和岸坡整治为重点,多措并举,建管并重,倾力打造会呼吸的河流。

  生态理念领航 畅通河流呼吸

  德清县于2012年被确定为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试点,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对475条县乡河道进行集中连片整治。方凯说:“这些河流都是房前屋后的小河小港,以前都是被忽视的角落。这些河流治理工程,看不出多么宏大的气势,可是能切实改善居民的环境,受益人口多。”

  打“生态牌”是德清中小河流治理的关键和核心。秉承生态治理的理念,德清县从传统水利工程思维中解放出来,摆脱过去渠化、硬化的处理方式,顺应生态自然,畅通河流呼吸。根据河道的不同类型,德清因地制宜选择治理措施,包括水系沟通、河底清淤、河道清障、岸坡整治、堤防加固等,恢复并提升河道的综合功能。

  “清淤和岸坡整治是项目建设的重点。特别是清淤,它是涉及河道功能恢复的根本问题,如果淤泥不清除,水质就无法得到改善。在建设中,清淤工程量达550万立方米,投资占四成。”德清县水利局副局长沈燕说。

  在太平桥港清淤现场,大型环保绞吸设备在忙着清理淤泥,长长的管道蜿蜒在水面上。环保绞吸是德清采取的主要清淤方式之一,相对于机械挖泥,环保绞吸效率更高,清淤效果更好,但是成本也相对更高。“环保绞吸采用封闭的管道,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而且设备可以自动化控制,只需输入清理淤泥的宽度厚度等参数,省时省力。但是有的河道比较狭窄,不便于大型机械的进入,这种情况仍要采用机械挖泥的方式。”工程项目经理道。

  淤泥处置是清淤工作的“老大难”问题,而德清的办法不仅巧妙,而且环保:结合土地进行固结平整,使一些散乱地块形成规模耕地;结合景观绿化,将淤泥排至废弃深坑,置放至种植要求的高程后,种植荷花等;直接将部分淤泥二次利用,制砖和制肥。“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存放200多万立方米淤泥,其中过半已复耕复绿,没有发生淤泥二次污染。”德清县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工作人员贾怡说。

  生态自然的理念在岸坡整治中也得到充分运用。德清以平原河道为主,重点县治理河道大多属圩区内河,水位变幅小,河道水流缓。这些河道主要使用叠石护岸、木桩护岸、生态袋护岸等。“我们的原则是,能不做挡墙尽量不做挡墙,如果必须做挡墙,就严格控制高度,基本在常水位上50厘米以内。”德清县水利局副局长沈燕介绍说。至于山区河道,则按照“防冲不防淹”的治理原则,采用干砌块石护岸、格宾笼护岸等,对迎流顶冲、淘刷严重的河段适当采用浆砌块石护岸。

  生态护岸,生态浮岛,亲水平台……生态理念贯穿德清中小河流治理的始终,涵盖建设的方方面面。同时,德清还坚持将中小河流治理与“五水共治”、“两美”德清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打破原有千篇一律的治理模式,融合江南水乡文化元素,丰富内涵。“以前只注重工程的‘建成’,现在更注重综合效益的发挥。这是理念的转变,也是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方凯说。

  典型示范引路 多措并举推进

  在修竹成林的莫干山下,五四村的两位老人悠闲地坐在河道旁,午后洒射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在他们身上。曾经偏僻的小山村,现今发展起新型农村旅游业“洋家乐”,游人如织。这变化的背后,是德清乡村水环境的改善,是河流治理的成果。

  “但治理过程并非一路平坦。”方凯说,“项目建设时的首要难题,是改变老百姓偏好浆砌块石高挡墙的观念。”德清采取“迂回战术”,结合本县实际,设计了代表江南水乡、原生态、山涧溪流和城乡高品位的四个样板区。又选取部分村河打造示范区、示范河道、示范河段,先行先试。群众有了直观的印象,逐渐接受并认可生态河道的理念,使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中小河流治理5年的工期,德清力争3年半完成,目前13个项目区已有4个项目区完工,7个项目区在建,1个项目区进行施工招标,已完成总投资的59%。工程进度虽超前,但在质量关口上,毫不马虎。“工程推进中,质量控制是最难的,如何保质又保量,是我们一直在思索的问题。”沈燕说,重点县整治的河道大多处于农田、桑地和鱼塘周边,底板现浇混凝土存在运输距离远、倒运次数多等问题,德清从2013年开始就探索试验预制混凝土底板的应用,同样采用试点先行的方式,选取两条典型河段作为试验段。“这种底板尺寸统一,质量有保证。吊运、码放作业程序简便,速度快。装配式的特点,还能适应河道生态治理提升的要求。我们将结合施工效果,继续完善,加以推广。”

  资金保障是项目建设的基础支撑。德清中小河流重点县资金配套为省级及以上补助38%,县级配套47%,乡镇15%,政策处理由乡镇负责。项目建设近两年来,中央和省级资金每年都及时拨付到位,县财政配套资金按工程进度及时到位。今年,在全省20多个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绩效考评中,德清县获得省级财政900万元的奖励资金,为全省最多。

  组织领导、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护机制,乡镇自评、县级评价、上级抽查……这是德清“2013年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建设乡镇绩效考评表”上的内容。德清把重点县项目建设纳入对乡镇年度考核内容,制定项目绩效考核办法,将目前工程实施的情况与今后水利项目及资金补助挂钩,给项目建设又增加一个质量保证的“砝码”。

  除了来自上级的考核和监督,各乡镇还成立项目管理小组,各村专门聘请由村老干部、老党员、退休教师或村民组长担任的质量监督员,形成县、乡镇、村三级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一把扫帚扫到底” 力促长效管理

  乘船慢游下渚湖生态湿地,清风拂面,芦苇摇曳,满眼碧波荡漾的景象。河岸边水草茂盛,岸水交界处依稀可见安插的木桩护岸。中小河流治理,让这片原生态湿地焕发出新的光彩。“以前这里淤泥很厚,56万立方米的淤泥我们花了14个月清理完毕,对崩岸、塌方部分也进行生态修复,体现自然风貌,避免‘刻意’感。整治前最差的时候,这里的水像酱油一样,你看现在水质多好啊!”贾怡说。

  变化的得来实属不易,德清不断探索着长效管护之路,巩固治理成果。一方面,德清严格落实河长制,1211条河道全部落实了“河长”,并且制定《河道保洁管理实施方案》《长效管理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落实管护责任;另一方面,充分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护水,建立“家庭护水”督察队,设置“治水英雄奖”和“巾帼河埠保洁岗”,开展“吾河我管,吾水至清”等活动,传播绿色生态理念,带动更多人惜水护水。

  “河道管理公示牌”醒目地矗立在河岸旁,上面清楚地书写着河道名称、长度以及河长姓名和职责等,并标明联系电话,接受群众监督。“河道的管护重点在乡镇、在村落,河段所在的村镇组织开展巡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我们依托河长制,落实责任,加强管理,不留死角。”莫干山镇水利服务站的水利员沈赟国说。

  “探索长效管护,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乡镇河道管理还实行‘三色预警’制,由镇河道管理监督考核小组按月对每条河道的治理情况,发布绿、黄、红‘三色’预警公示,现在是镇指导,村落实,村民随时监督。”沈燕说。

  德清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从河道管护衍生开来,提出“一把扫帚管到底”的管理模式,率先在全省试点实施了城乡环卫管理一体化工程,“统一保洁,统一收集,统一清运,统一处理,统一养护”,涵盖城区、集镇、村庄、公路、河道五大区域,包括环卫保洁、垃圾清运和绿化养护等。方凯说:“统一管护能让责任主体更明确,也让管理更有针对性。”

  蜿蜒在德清山水之间的河流,自由地呼吸着。绵延起伏的莫干山脚下,清清溪水流过裸心谷;秀丽多姿的下渚湖湿地里,水波荡漾,飞鸟翩跹;河道如网的新市古镇,水街相依成趣。历史文化留给德清的宝贵财富,因有了水的滋润而更加多彩迷人。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4年12月11日

陈萌 沈敏桦
责任编辑:李爽


相关新闻:
台州市各地商会为“五水共治”认捐超1.68亿元
瑞安市建成首个“泥浆消纳场” 给出路结束泥浆直排偷排
浙江瑞安:积极参与首个“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
浙江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全面启动
浙江省水文应急机动测验技术培训班在杭州举行
首届浙江省水行政执法技能竞赛圆满结束
浙江省两项水利工程荣获大禹工程奖
浙东引水萧山枢纽工程竣工验收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