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波光潋滟赛江南——陕西宝鸡市岐渭国家水利风景区扫描

2015-08-28

岐山渭河湿地公园一角 程哲

岐渭国家水利风景区 本报记者 王辛石

摄影爱好者在景区采风  本报记者 汤少林

市民在湿地公园健身  本报记者 王辛石

  □本报记者  汤少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2000多年前,周文化发源地陕西宝鸡市曾经因水而如此浪漫美丽。

  2000多年后的今天,这里又一次因水而重焕青春。7月6日,记者来到陕西宝鸡岐渭国家水利风景区,站在宽阔的防洪大堤上,耳边是芦苇荡里传来的“沙沙”声,眼前波光潋滟的河面上是嬉戏的野鸭。

  宝鸡市依托陕西渭河综合治理建成的岐渭水利风景区,改变了市民对渭河脏、乱、臭的印象,如今的渭河沿岸已成为市民亲近自然、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这里没治理之前,是荒草滩、臭水沟,没有人愿意过来。随意采砂、污水乱排现象严重,河里几乎没有鱼。”岐山县渭河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魏军刚说。

  2011年2月,渭河陕西段综合治理工程正式启动。作为依托治渭工程建成的岐渭水利风景区,位于渭河岐山段北岸,是一项集护岸固堤、生态景观、生物净水、亲水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湿地特色景观惠民工程。

  岐山县水利局纪委书记李军锐说:“该风景区于2012年6月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景区面积1.6平方公里,建设景观大道9.26公里,栽植芦苇千余亩,建造景观水面38万平方米、休闲广场4处、水生植物繁育苗木基地238亩。先后从杭州的西溪湿地及河北白洋淀等地引进荷花、千屈菜、金叶芦等各类水生植物24种11.2万株,为白鹭、灰鹤、水鸭、燕鸥等水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其中总投资4300多万元的芦苇生态景观长廊工程被树立为陕西省渭河治理样板工程。2014年,岐渭水利风景区被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我们下大力气改善渭河的生态环境,曾经污浊不堪的渭河正逐渐变清,多年不见的白鹭、野鸭也重回渭河之滨。被称为‘鸟中的大熊猫’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鹳去年也到这里栖息。”魏军刚说。

  “碧水一弯开化境,荷香十里静尘心。”波光粼粼,芦苇摇曳,曲径通幽,在这里以《诗经》命名的“静心亭”上的对联可谓恰如其分。

  这里虽不是江南水乡,但江南美景却赫然在目。芦苇生态景观长廊的建成,极大改善了渭河岐山段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也为沿岸群众提供了极佳的休闲场所。

  “这里现在就像是市民家门口的公园一样,每天从早到晚来景区休闲的群众有三四千人。到了周末,周边的一些市民也驱车赶来这里游玩。”李军锐说。

  提起污水处理厂,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巨大的水泵房和一个个水泥池子,上面有许多机械在工作。可是在岐渭水利风景区,取而代之的是很多块的“水田”,里面分别种着芦苇、香蒲、莲花,好像一个现代化的农场。

  沿着“水田”旁木条铺就的道路,徜徉其中,身心愉悦。在李军锐的引导下,记者看到在田埂道路下埋有粗粗的管道。经过三级净化,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再经过生物净化后变得更加清澈起来。

  李军锐讲述了人工湿地的工作原理: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到风景区的人工湿地里面。一块块“水田“相当于污水处理厂的二次净化池,这里种植的植物用发达的根系“吃掉”污水的有害物质,利用基质微生物、物理、化学和生物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离子交换、微生物降解来实现对废水的高效净化,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属于一种生态治理污水的方法。

  利用高位水池的水位差和阀门控制,污水得到一级级净化。在“水田”之间建有渗透过滤的穿孔花墙和穿孔集水管,通过工人的控制和调节效率可以得以提高。与一般人工湿地不同,这块人工湿地底层设有防渗设施,处理过的污水全部流入渭河。相比于一般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用电量低、不使用任何化学添加剂,真正做到了对污水的环保处理。

  据介绍,岐渭水利风景区已建成河流景观带、滨河休闲带,城市休闲区、原生态保育区、芦苇核心区、水质净化示范区,水生植物繁育基地,称“两带四区一基地”,做到了人为干预最小化、自然绿色最大化,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

  从怕水、拒水,到亲水、戏水,沿渭百姓对水的态度变化真实地反映了渭河综合整治的成效。

  岐渭水利风景区只是渭河全线综合治理中众多美丽景观中的一个。陕西省治渭办专职副主任党德才说:“目前,渭河沿线已打造出了多个生态景点,15万亩生态湿地景观免费向市民开放游览,岐渭水利风景区正在成为沿渭河最大的河滨公园和全国最长的百姓体育健身长廊。建设最大生态公园的目标已经初步实现。”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5年8月28日

汤少林
责任编辑:李爽


  相关新闻:
陕西引汉济渭调水工程秦岭隧洞出口段提前51天完成掘进
陕西加快推进抗旱规划项目建设
保一江清水永续北上
白水县十万亩苹果高效节水示范区项目全面铺开
陕西省政府办公厅通报全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结果
陕西多措并举推进灌区改革
渭南市东雷抽黄启动第三轮灌溉 日灌地3200亩
激情流转的青春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