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预警的力量
(记者 裴海燕 胡顺华 通讯员 蔡继权)

2012-08-22

  8月4日至6日,第九号台风“苏拉”影响湖北,十堰、襄阳等市山区遭受历史罕见的暴雨袭击。从省到市、县、乡、村,各种预警手段齐发,组织人员大转移,有效地避免了群死群伤的现象发生,几十座中小型水库经受住了超设计标准洪水的考验,无一溃坝,堪称奇迹。

  天降的灾难

  “8月4日晚上,我们这里开始下雨,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天空好像缺了个口子,雨从天上泼下来,不少房顶被雨压塌,山上的水哗哗直响,像瀑布一样向山下流去。”家住这次暴雨中心附近的十堰市房县沙河乡田家湾村的党支部书记赵光新回忆到。雨后的数据统计见证了赵光新的说法,该县沙河乡的雨量观测点佘家河站记录,暴雨过程的30多个小时降雨798.5毫米,其中24小时降雨量686毫米,约500年一遇,比该站“75.8”台风暴雨量395毫米多291毫米,为历史罕见。全省27个县市区遭受历史罕见的暴雨袭击,其中十堰市房县、茅箭区、丹江口市和襄阳市谷城县、南漳县、保康县等6个县市区为特大暴雨。丹江口孤山站、保康黄化站、谷城盛康站的日雨量或三天雨量,达到70年至80年一遇,为当地第一。

  一时间,山洪“所向披靡”,水库暴泄。低矮处的田地、房屋、树木、车船俱毁;公路、桥梁、水电站、高压线塔等俱损。18日记者在丹江口市浪河镇银梦湖村一组看到,河道内除巨石外,到处都是连根拔起的树木兜,树帽全被水削掉冲走;原来还是种庄稼的地方,被冲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深坑,巨石累累;在该市另一条河官山河的官山镇官亭村看到,洪水过后一片狼藉:河堤若隐若现,墙面被掀翻河里,浪渣高挂树梢,油罐车半截埋进泥土……

  数据显示,丹江口市官山河,6日1时洪峰水位35.76米,河水陡涨20多米,洪峰流量1032立方米每秒,为1973年有实测资料以来第一;南漳市蛮河,6日9时30分挽鱼沟水文站洪峰水位178.05米,洪峰流量1000立方米每秒,为建站以来第二;谷城县北河站6日9时洪峰水位92.98米,洪峰流量3130立方米每秒,河水位迅猛上涨7.97米。

  十堰、襄阳两市共有92座水库水位超汛限。特别是谷城县潭口中型水库,8月5日8时到6日6时10分,库水位从135.63米暴涨至最高水位146.3米,累计涨幅10.67米,超汛限7.30米、超设计洪水位1.27米,仅距校核洪水位2.27米;入库最大洪峰流量4589立方米每秒,仅比“75.8”台风暴雨时最大入库洪峰小86立方米每秒,达到300年一遇;最大泄洪流量4050立方米每秒,泄洪量之大,为历史少见。

  及时的预警

  场景一:8月5日 8:47茅箭区四个测站同时发出预警,分别为:茅塔乡的莫家沟村12小时降雨107毫米,超警戒;大沟村12小时降雨93.5毫米,超警戒;岩屋村3小时分钟降雨30毫米,超警戒;东城开发区鸳鸯村 6小时降雨80.5毫米,超警戒。5日8:48分值班人员电话联系茅塔乡莫家沟村确认降雨情况后,随即报告区防指指挥长;9:10分区防指正、副指挥长赶到会商室听取汇报,并通过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查看各监测站点降雨情况,经过会商做出指示,要求立即通知预警点做好转移准备。值班人员立即通过预警平台发送短信给莫家沟村山洪防御工作小组指导员、巡查信息队队长、信号发送及监测人员,要求做好转移准备。

  场景二:8月5日23时,房县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平台万峪自动雨量站显示Ⅱ级预警(即达到了警戒雨量),并且降雨强度还在不断加强。县防办紧急向区域内的沙河乡、万峪乡及东北方的土城镇境内各重点防治区发布山洪灾害预警,迅速按照预案做好人员撤离转移。但由于暴雨大风天气,造成全县移动基站信号中断,无法通过GPRS自动发布预警信息。雨情就是命令,县防办采取果断措施,通过座机电话迅速向3个乡镇指挥部发布人工预警,在紧急撤离危险区所有居民的同时,切实做好抗洪抢险准备。

  场景三:丹江口市在5日12时30分自动预警发出之前通过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对全市各级防汛责任人已经发布了人工预警短信902条,要求各乡镇办立即响应本市防汛四级响应。随后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共又生成了55条内部预警。市防指随即发出受影响的官山镇、盐池河镇、白杨坪、六里坪、浪河、土关垭镇连夜组织群众转移。

  ……预警平台、无线预警广播、无线有线电话、手机短信传遍各个乡村。

  转移的奇迹

  ——肩背手抬转移孤寡老人。6日凌晨1:00分左右,房县沙河乡鹰嘴石村党支部书记孙君学、白沙河村村主任严兴洲在接到县防办山洪灾害二级预警通知后,冒着瓢泼大雨,趟着齐腰深的洪水,跟村干部一道打着手电筒,挨家挨户敲门,转移了150户500多人,撬开了一个又一个行动不便、智障残疾的孤寡老人的门,在凌晨3:30分,赶在最大洪峰到来之前,把他们背到自己家中,安排自己的妻儿给他们烧热水洗,做热饭吃。万峪乡周晓飞、杜方远、赵林波、张士平、莫学金、刘兵、余明、唐虎8名干部赶往乡福利院,分批将46名老人紧急转移到万峪小学。村干部肖玉明、王永金、王建华赶往栗子坪2组元宝寨,对这6户群众紧急转移,但老人杨士文不愿转移,为了对其生命安全负责,3名村干部强行将杨士文一家2口人抬至安全地带。由于转移及时,全乡在洪灾中未出现人员伤亡。

  ——2个人、4小时、17公里。沙河乡田家湾村支部书记赵光新在转移本人所在的6组30多人后,已经是4日晚19时,大雨磅礴,通信中断,自家房屋进水,但心里一直惦记着山另一边紧邻丹江口市盐池河镇的本村1组九龙寺,那里住着190多人,有3个智障,2个低保,两个小组之间没有大路,心急如焚的支书赵光新带着文书沿着羊肠小道翻越17公里的山坡,走了近4个小时赶到九龙寺,紧急组织明白人帮忙转移190多人,包括3个智障和2个低保人员,才往匆匆回赶,等到5日3时回家时,眼看着自家6间房屋被水冲倒,但九龙寺190多人得到了安全。赵光新说,“这次大雨,全村共11户39间房屋倒塌,没有人员伤亡。房子没了虽然痛心,但人活着就有希望!”

  ——6户房屋顷刻消失。在浪河镇银梦湖村一组洪水过后的废墟上,村支部书张成举回忆,6日零点30分左右,他接到镇上的紧急转移通知时,所在镇电力中断、通信中断,立即冒着瓢泼大雨,翻山来到一组,一家家喊,一家家查,将沿河边居住的33户和施工工人共200多人全部安全转移,刚刚人员撤离完,6户人家的房屋顷刻之间被风高浪急的洪水冲毁,12户人家房屋进水,家具等随浪漂浮,一会儿整个银梦湖变成汪洋,军民桥桥身全被冲毁,洪水漫过桥身3米以上。

  ——老支书一脚救了11人。丹江口市官山镇官亭村位于官山水库上游、官山河的中游,该村共有4组215户825人,5日傍晚,村支书江绪根得到市、镇紧急预警信息后,立即组织党员干部转移。江绪根说,当晚他们几位村干部有的手摇报警器,有的敲锣,有的用喇叭,挨家挨户喊话,将处在较低处的400多名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主动请缨的66岁老支书彭国贵,深夜11时,在半小时内摸黑敲响了1组47户群众的家门,通知他们立刻向山上转移。看到每户群众都已经往山上撤了,彭国贵这才回到自己家中,喊醒自己的老伴也往山上撤。走到半路,老彭扭头一看,发现河对岸还有星星点点的灯光,他猛然想到,那是十房高速公路第四标段项目部的一个拌料站,里面住着11位工人,并且该拌料站正建在河床上,如果不及时撤离,一旦洪水来袭后果不堪设想。想到这里,彭国贵不顾老伴的劝阻,一路跑到河边,跳进了已经涨到齐腰深的河水中,涉水赶到工棚,一脚踢开大门,大声叫醒了已经熟睡的工人,嘴里骂道“不知死活的家伙,还不快跑!”,工人和群众刚转移完,工棚以及其它37户人家110间房屋瞬间转入洪流。由于市、镇、村三级预警及时、村党支部及时组织群众转移,没有人员死亡。

  ……

  预警的及时、搜救措施到位,雨区十堰市的茅箭、张湾、丹江口、房县,襄阳市的谷城、南漳、保康等7县市区共计转移涉险群众11.05万人,其中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县启动乡镇、村组预警广播500多次,发布预警短信3600余条,无线预警广播不间断发布避险转移命令,及时有序转移山洪灾害危险区9.21万人,有效避免了群死群伤。

  省防办副总工程师江炎生谈到山洪灾害预警工作体会时说,全省各级防汛部门在面对这场不期而至的突发大暴雨洪灾时所创造的奇迹,得益于各级防办系统保持了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心。省防办值班室坚持预报50毫米以上的降雨就及时通知、提醒相关县市做好应急准备。而各级防办严格按照省防办的要求,密切注视水雨工情,并按照预案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和组织危险区群众转移,避免了群死群伤。得益于县级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系统的建设。这些雨量站、水位站为县级防办跟踪水雨情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而县级平台的建设实现了对水雨情“全天候”的实时监控,平台的预警、应答功能大大提高了预警的时效性,实现了对目标预警人群的“全覆盖”和“无遗漏”。得益于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实施。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对防汛工作的高度重视,并且不等不靠地实施了有效的抗灾自救。

  8月8日至11日,国家防总工作组深入十堰市茅箭区、丹江口市和襄阳市的保康县、谷城县、南漳县,对“12.8”特大暴雨洪水灾害及其应对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组认为,这是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雨引发的特大洪水灾害,洪水掠过之处,道路、桥梁、河堤损毁,农田水打沙压,大片民房冲毁、倒塌。可以说是,一片狼籍,满目苍夷。所幸的是,县、乡基层防办在灾害发生前保持了高度的警惕性和很强的责任心,密切注视水雨工情,及时发出了预警和有效组织危险区群众转移,高标准地实现了把伤亡人数降到最低和不倒一坝的防汛目标。同时,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时、高效组织抗灾自救,保证了灾区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房住、有病能医”,体现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抗灾理念,保持了灾区社会稳定和干部群众良好精神风貌。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8月22日

责任编辑:郑秀云


  相关新闻:
湖北抗旱服务显成效 中央支持新购设备发挥重要作用
湖北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
人大代表关注水质 政府出手确保安全
海葵与西风带影响缓解湖北旱情
湖北临渴掘井工程初见效
有一种坚守叫奉献
襄阳市出新政促抗旱
湖北受旱农田增至610万亩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