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5月3日讯(记者 李建国 生效有)4月29日,内蒙古水利厅召开全区水资源管理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十二五”时期水资源管理工作。自治区水利厅厅长戈锋作《严格水资源管理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讲话。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戈锋厅长指出,“十一五”期间,内蒙古水资源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科学分配了黄河初始水权;配合做好黄河和黑河水量调度工作,黄河超引水指标逐年下降,东居延海实现连续六年不干涸;万元工业增加值和万元GDP用水量,比2005年分别下降49%和51%,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节能减排的节水目标;在全国率先开展黄河水权转换,鄂尔多斯市在完成一期黄河水权转换1.3亿立方米水量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了二期工程,为新增工业项目再增加1亿立方米水量指标。大力调整用水结构,工业用水比例提高了5%,农业用水比例降低近8%;完成了自治区水功能区划,启动了全区地下水保护行动计划。2010年,自治区实施了新修订的《自治区行业用水定额标准》和《自治区水功能区划》,批准了《自治区地下水保护行动计划》等,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奠定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全区总用水量维持在180亿立方米左右,基本实现总用水量微增长,保障了自治区“三化”加快推进的用水需求。
“十二五”期间,全区水资源管理的目标任务是:实施重点水库、枢纽及调水工程,新增供水能力30亿立方米;基本解决农村牧区饮水不安全问题,全面实施新增“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500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到140立方米以下,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40立方米以下;加快河湖生态和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步伐,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68%以上,切实保障生态用水;扩大水权转换试点范围,加快水权转换制度建设;初步建立水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体系和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自治区水利厅和经信委联合表彰了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6个“自治区节水型企业”和牙克石自来水公司等10个“自治区节水型先进单位”;水利厅对近年来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通辽市水务局等26个单位和42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包头市、鄂尔多斯市、通辽市水务局、巴林左旗水利局和内蒙古水文总局作了交流发言;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结合实际进行了讨论发言。
各盟市水务(水利)局、水文勘测局、水资源管理局,厅属单位,厅机关各处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