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7月28日讯(记者 孟砚岷)“以前吃水要到沟里去挑,一来回就要几公里,后来沟里水也干了,只好打水窖,常年喝泥糊糊水!”7月25日,在宁夏隆德县庙湾村,53岁村民李满库提起过去吃水难,激动的话里透着心酸。
在李满库的记忆里,10来岁的他就和家里大人赶着牲畜,来到山脚下的沟里驮水。这条日渐干涸的小河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好水,但它却没有让两岸乡亲摆脱沉重的忧愁:驮水,拉水,建水窖。长期以来,当地家庭一半的壮劳力疲于应付吃水问题。
由于资源型缺水和工程型缺水并存,10年前,全县仍有97个行政村近13万人饮水不达标。饮水安全,成为六盘山深处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抹不掉的“痛”。安全饮水工作是该县最重要、最紧迫的民心工程,也是造成当地贫困的最主要制约因素。
对于庙湾村256户村民来说,整村推进的精准扶贫项目拔掉了“穷根”,住上新房,修通村道,改造农村电网,诸多好事中最让李满库和乡亲高兴的是喝上了自来水。
在整洁的农家小院,不少村民建起了单独的卫生间,里面陈设新增的淋浴器具和洗衣机。 “吃上了自来水,随时能洗澡,用上了时兴电器,俺们的光景和城里人没啥区别了。”不少村民不无骄傲地说。
“水的问题解决了,就抓住了摆脱贫困的牛鼻子!”苗湾村党支部书记魏建福如是说。吃水不再难,由此催生了脱贫致富的“裂变”效应:全村60%劳动力得到转移,发展苗木和草畜养殖,年内富裕劳动力外出务工200人以上,实现劳务收入30万元。全村养牛500头,户均增收4万元,苗木亩均年纯收入在5千元左右。
好水河畔喜事多,位于好水乡西北部的庙湾村成为隆德县农村饮水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42处(其中),城乡一体化净水厂1座,农村净水厂2座,累计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5.5万人,饮水安全实现了全覆盖,年底全县自来水入户率将达到95%。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5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