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水利专家现场察看,核实火花海灾损情况 本报记者 蒋文 摄
□本报记者 岳虹 董明锐 蒋文
8月8日21时19分,一股巨大能量从地下20千米处直冲四川省九寨沟县漳扎镇。一场7.0级地震,袭击了这处举世闻名的世界自然遗产。
顿时,九寨沟灾区数万同胞的生命安全揪住了全国人民的心。
天灾过后,与死神赛跑的救灾工作争分夺秒地铺开。责任使然,水利人也在第一时间快速行动,有序、有力、有效地展开灾后救援。
快速部署 有序应对
灾难猝不及防,应急反应“快”字当先。
从中央到地方,抗震救灾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迅速展开。
党中央、国务院迅疾反应。习近平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抓紧了解核实地震灾情,力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对抢险救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国家防总迅速贯彻落实,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对震区水利工程隐患排查除险作出安排部署,并指派在部挂职农水司副司长的四川省水利厅副厅长王华,带着国家防总、水利部的关怀与嘱托赶往九寨沟。
四川省委省政府迅疾启动应急响应,省委书记王东明对救灾工作作出明确指示,省委省政府工作组即刻赶赴灾区指导救灾。
地震发生当晚,四川水利救灾工作也有序展开:
——四川省水利厅立即通过会议及电话方式安排部署。21时30分左右,刚刚参加完凉山泥石流灾害应对会议的省水利厅厅长胡云,在了解确认九寨沟发生地震的消息后,即刻回到办公室召开会议迅速部署,指派副厅长张文彪带领由水利专家组成的水利抗震救灾前方指导组,星夜兼程,奔赴灾区。
须臾不待,必须尽快得知前方灾区水利工程震损情况!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和省水利厅紧急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水务局召开视频会,了解灾情,并发出通知,要求阿坝、广元、绵阳三地核查水库电站受损情况及是否形成堰塞湖等险情。
灾区饮水安全问题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省农水局立即成立5个工作组,并指派应急抢险小组赶往灾区,协助恢复灾区供水。
灾区河流水文信息对了解灾情至关重要,省水文局第一时间启动水文应急预案,加紧对震中区域的应急水文监测。
灾区需凝聚更多救灾力量。在省水利厅的沟通协调下,武警水电三总队派出39名官兵和10台车辆奔赴现场。
——阿坝水利人在行动!在自治州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州水务局展开会商,职工纷纷主动请缨,从马尔康,从松潘,连夜赶赴九寨沟。
——九寨沟水利人在行动!按照地震应急响应机制,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连夜召开班子会,主动到县政府领取抗震救灾工作任务后,随即前往一线参与群众安抚工作,通宵忙碌。地处震区中心的九寨沟水文站3名职工坚守岗位,在余震间歇抢测水位,震后24小时内,他们使用手持电波流速仪测流5份,取沙3份,为水利抢险救灾提供了珍贵有力的数据支撑。
马不停蹄。8月8日,这个令人记忆深刻的晚上,省、自治州、县三级水利人迅速行动,展开灾后第一轮应急工作。
临危不乱。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2017年九寨沟地震,10年遭遇3场大地震,让水利川军磨砺出迎难而上的抗灾精神,形成了快速有效的反应机制。
8月9日,灾害发生的24小时内,在刚刚经历了地震创伤的九寨沟,一支包含了水工、水文、地质等专业领域水利人及武警水电部队的水利抗震救灾抢险队汇集于此。
当晚10点,涵盖部、省、自治州、县水利人的水利抢险救灾会议紧急召开。
至此,在四川水利厅抗震救灾前方指导组的指导下,由各级水利人参加的每日会商,成为行之有效的应急工作机制,大家分组行动,及时互通有无,发挥各成员优势,通力协作,将水利抢险救灾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一场有序的水利救灾迅疾拉开序幕。
以人为本 关怀民生
“让灾区群众‘保命’是首要的,在疏散、排险的同时,要加强对水库、天然湖泊的观测,提前预警,绝不能因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之后,要进一步排查饮水安全问题,采取一切措施,保障灾区群众能喝上水。”胡云说,“以人为本是这次水利救灾必须坚持的原则。”
正值旅游旺季,地震发生时,九寨沟有数万游客、外地务工人员及当地居民。快速有序疏散群众,避免人心浮动产生不稳定因素,是抗震救灾的首要任务。
主动配合,勇于担责。水利人遵从各级政府抗震救灾的总体部署,会同各方救援力量迅速开展现场救援搜救、隐患排查、游客疏散转移和安抚工作。
“8日夜里,我开车跟局里的干部在九寨沟县老城区一口气跑了20家酒店,去沟通,去安抚大家,那里可满满都是受惊的游客。跑完这一圈,我们嗓子都哑了,天也开始亮了……”九寨沟县农畜水局的司机老葛说。他是土生土长的九寨沟人,艰难拨通景区里亲人的电话互报平安后,他就开车出来救灾了。
子夜时分,冒着飞石连夜行驶赶来的阿坝州水务局工作人员赶到了九寨天堂酒店。“因为我们刚刚赶来知道路况,就多与游客交流沿途的情况,提供交通建议。”简单了解现场情况后,他们也立即协助当地管理部门对现场1300多名游客进行安抚和疏导,甚至把公车也让出作疏散用车。
水利工程灾损排查工作在紧张有序地展开。
地震发生后,一系列重大问题摆在水利人面前——有没有形成堰塞湖?有没有水库震损毁坏?如果有,危害会有多大?
没有形成堰塞湖!根据相关水文数据及其他信息,水利专家现场踏勘,第一时间确认景区盆景滩以上、火花海以下并未形成堰塞湖。
灾区境内水库水电站的隐患排查是关乎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更是水利人的心头大事。陈雷部长在地震发生后多次要求密切关注水利工程设施震损情况,尤其是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
震后的第一个上午,阿坝州水务局迅速对九寨沟境内的15座水电站的防洪安全逐一进行排查确认。各水电站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随时查看险情。同一时段,县农畜水局也迅速组织人员,兵分四路,前往县辖17个乡镇核实灾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灾情统计范围逐渐扩大,工作越做越细。截至8月13日,在阿坝、广元、绵阳等3个受灾市(州),四川水利人已完成1146座水库的隐患排查工作,上报灾损情况5处;对堤防灾情的核查也逐步深化、细化,目前已有2个市(州)上报了堤防灾损情况。
“保证群众有水喝”的饮水安全恢复工作也在全面展开。
“震中地带的漳扎镇,饮水管网几乎全部损毁。震后的第一天,救人和隐患排查工作更重要,当时以向大家提供矿泉水作为应急手段。但我们时刻记着群众饮水安全的问题,铺设管道、解决饮水难题是我们必须做的事。”县农畜水局局长李勇说。8月13日,漳扎镇应急供水管道开始安装。据统计,截至8月14日,水利救灾人员已组织2个应急供水抢险工作组安装取水装置22个、供水管道2万米以上,累计解决4500余人的应急供水问题。当日晚,灾区应急供水已基本恢复。
专业谨慎 献身求实
险!
当阿坝州水务局总工程师龚智成第一次深入出现裂缝的诺日朗瀑布上游区域时,只有一个“险”字能形容他的处境。
没人敢去。
8月11日下午,裂缝出现后,他要去看的那块区域连值守特警都不敢涉足,特警还劝他别去——的确,那里灌木茂密遮挡视线,加之地震导致的地质不稳,他每走一步都可能踏入震损裂缝,或踩空跌落,简直是“一步深渊”!
必须得去。
“不亲眼看到裂缝的长短宽窄、形态分布这些细节,我怎么有底气做专业的成因分析?我们跟非水利专业的人做的工作区别又在哪儿?”龚智成说。
任凭灌木扎得满头满手都是刺,他和来自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自繁踏沙踩石,还是去了。一路上龚智成走在前边,作为先锋开路试险。12日下午,为形成更精确的结论,他们还带领刚从厅里赶来的水利专家再次进行了现场勘探。专家组几次涉险实地勘探,为分析裂缝成因、提出处理建议打下牢固基础。
不只是诺日朗瀑布,从九寨沟沟口一路深入,在震区内隐患最重也是最危险的区域,都活跃着水利技术专家的身影。
“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九寨沟作为世界珍贵的自然遗产,凭借五彩斑斓的“海子”举世闻名。“水是构成九寨沟秀丽景观的重要元素。地震无情,在九寨沟身上刻下伤痕。作为水利人,我们不能只是惋惜,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九寨沟的灾后恢复重建贡献水利的专业力量。”参与现场踏勘的省水电勘测设计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周武平说。
救灾过程中,省、自治州、县水利专家先期到达,开始实地勘察;稍后,在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指导下,水利部大坝安全中心的6人专家组也从南京赶来,加入了救灾水利专家队伍。
这批汇聚了水工、施工、地质等专业的水利专家,跋山涉水,冒雨前进,迎难而上。他们跟随灾情统计人员前往震区偏远乡村查看险段,排除隐患,深入灾损严重景区详细踏勘。他们谨慎、执着,对每一处灾情、每一个数据都认真到严苛。他们身上充分展现了水利人“献身、负责、求实”的精神,更体现了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的模范带头作用。
“地震往往会造成一些‘内伤’,需要时间去检验。在水利工程的灾损上,也是如此。”张文彪说。
目前,四川省水利部门共有210名职工、76台设备直接参与抗震救灾。水利川军还将继续停驻灾区,为进一步核查灾情和灾后重建工作贡献专业的力量。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7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