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水利网站10月7日讯 (记者 高立洪) 10月7日上午,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中心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北京签署了5年(2008—2013)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采取多种方式,在四个领域开展合作,实现保护涉及农村饮水安全的水源地、确保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实现人水和谐的目标。
根据签署的协议,今后5年,双方将在以下四个领域开展合作:一是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政策与技术研究。农村饮水安全涉及包括相关职能部委在内的利益相关方的相互协调与合作,同时存在技术、管理、政策等相关方面需要加强合作与研究。二是开展流域综合管理、饮水安全和水源地保护示范。双方将共同选择示范点,联合开展流域综合管理、饮水安全和水源地保护示范,推广国内外成功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农村饮水安全提供成功案例。三是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研究。共同利用各自的网络优势,引进国外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成功经验,推广中国成功经验,加强该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四是开展宣传教育和能力建设。双方将共同开展农村饮水安全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饮水安全意识。围绕共同感兴趣的主题如流域综合管理、饮水安全规划、水源地保护、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用水户参与管理等开展相关的培训,加强相关的能力建设。合作框架是今后五年双方合作的基础,具体合作项目将由双方的合作年会讨论确定。
双方商定,合作方式将包括:一是以项目合作为主要的合作途径,还可以就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开展政策研究、现场示范、考察培训、会议宣传等;二是轮流组织每年一次的年会,根据双方的优势、国内外的机遇、资金状况等共同确定年度合作的重点领域,并确定具体的合作项目;三是通过部农村饮水安全中心综合处和基金会北京代表处淡水项目这两个窗口联络单位探讨具体合作事宜,由双方职能部门负责实施。
在签字仪式上,双方表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是关系到自然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宜,双方应及时抓当前国内外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共同促进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和生态保护。
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中心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官员出席了签字仪式。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8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