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8月16日讯 (记者 边境)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化肥及农药等通过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目前已成为威胁河流水质安全的重大隐患。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统筹农业经济和河湖保护管理,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2005年以来,国家、省高度重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国家每年拨付专款推广此项技术,吉林省政府每年把此项技术作为财政重点补贴内容。九台区作为国家第一批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县,多点着力,扎实推进,在全区范围内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着力消除农业面源污染。
积极引导为切入点,组织宣传培训。通过电视、报刊、现场会等形式,引导广大农民主动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节本增收、保护环境的认识。在九台电视台播放测土配方技术讲座50余期;举办乡、村、社三级培训班上千场次,赶科普大集、现场指导咨询、入户座谈指导1500场次,直接培训农民超过5万余人次;发放施肥卡10余万份;编写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培训教材12万册、宣传单20余万份;为农民邮寄施肥卡5万份;在全区各村屯路口墙上钉测土配方施肥公示牌3500个;在各乡镇、街道村屯主要路段墙上刷测土配方施肥标语、拉横幅1000余条。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家喻户晓,农民直接或间接的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加大投入为侧重点,提供有力保障。九台区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支付200多万元,建设了土肥站办公场所,完善化验室基础设施,配备专职化验人员10余名,日可以检测土样100个以上,是国家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验室”每年定期开展土样采集、检测工作,截至2016年底,检测土样有效数据累计达到60721组。
搭建载体为着力点,推进信息建设。2015年,九台区在12582农信通平台开通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服务;2016年,在区农业中心、土肥站、各乡镇农业站配备18套电脑触摸屏,60721组测土数据直接向农民开放,农民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信息专家咨询平台”查询、打印适合自家地的施肥指导卡。通过个性化服务,使农民的施肥量更加准确,更有利于实现因地施肥、因产施肥。
强化带动为着重点,发挥示范作用。每年建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田10个以上,合理布局示范点,细化示范点建设内容,并设立展示牌,展示牌上注明肥料品种、施肥量、施肥方法、目标产量、咨询电话,供农民参观学习咨询。农民通过实地看,与自家对比,更深刻地了解掌握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普及推广为落脚点,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科学施肥”技术,根据作物吸肥规律、耕地地力、肥料效应和目标产量,通过科学测试分析,确定施什么肥、施多少、怎样施,在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护土壤环境的前提下,达到提质、节本、增效的目的。由于多数农民习惯施肥较多,所以总体化肥用量是减少的。通过多种形式免费为农民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与农民习惯施肥比,平均每公顷节约化肥100公斤以上,全区年节约化肥1.8万吨,有效减少和降低化肥的面源污染。为了解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情况,解决农民在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每年秋收后种地前都组织业务人员深入农户调查研究,每个乡镇至少调查三个村,每个村至少调查20户。据调查统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好的农户,同样产量平均每公顷可以少投入化肥200公斤。
自全市全面实施河长制工作以来,九台区认真落实河长制的工作要求,以消除农业面源污染为突破口,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深入研究秸秆还田、增施农用肥等提高耕地地力措施,扎实推进河长制,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