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静 文/图
汽车盘山蜿蜒爬升,忽高忽低的大山在眼前拉开绵延的天际线。山体上嶙峋的灰白石头,陡峭山地上的玉米,稀稀拉拉掠过视线。这些白花花的石头山,勾勒出被称为“地球癌症”的石漠化现象。
3月25—29日,记者跟随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调研组在贵州省调研。这支以水利部副部长矫勇为组长,由水利部、国务院扶贫办、交通运输部、国家林业局等单
位组成的调研组,深入安顺、黔西南、六盘水三市(州)的紫云、望谟、册亨、安龙、贞丰、晴隆、兴义、兴仁、水城等9个县市,实地考察了石漠化综合治理、农
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发展、灾后重建、重点水利工程等25个项目。
考察中,路陡弯急,沟宽谷深,地形破碎,阴雨不断。考察组经常需要徒步攀行,一身泥泞,一路艰险。“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这首贵州民谣,不但诉说了旅途之难,也道出了这片土地的生存之艰。
喀斯特地貌上的石漠化和贫困,攻坚克难的人民,深深触动了记者。从中央到地方,在多方同心协力之下,一场治理石漠化、扶贫攻坚的战役正在走向胜利,大山石漠正在变得绿意盎然、山花烂漫。
疯狂的石头:
石头为什么会“生长”
石漠化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也是我国三大生态问题之一,主要范围涉及贵州、云南、广西、四川等多个省份。石漠化严重的地方,只见石头不见植被,甚至寸草不生,成为“生态绝境”。
我国石漠化以贵州为重。据统计,贵州省石漠化的土地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0.39%。因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区地表崎岖,土层薄,坡度大,在多年雨水直接冲刷下,土走石出,形成严重石漠化现象。
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贵州片区34个石漠化治理重点县中,有22个是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片区的贫困状况与石漠化环境高度重叠,紧密关联。生态环境脆弱,
土地产出率低,加剧人们过度开垦,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石漠化程度越来越深,导致了生态环境破坏和贫困程度不断加深的恶性循环。据统计,贵州省石漠化面积每
年以2%~3%的速度扩大。
“这些好多都是人为破坏的。”在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考察时,贵州省水利厅副厅长王扬,指着几处看不到绿色的石头山对记者说。
岩石斑驳裸露、土地产出率低,导致部分农民又回到放火烧山的原始耕作模式,于是,本就脆弱不堪的生态环境不断蒙难。“开荒开到天,种地种到边”也只能
“春种几大坡,秋收几小箩”,百姓“越穷越生,越生越垦,越垦越穷”。在贵州很多地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成为了深度石漠化侵害的真实写照。
经过深入调研和走访后,调研组成员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贵州省市(州)县座谈会上由衷感言:“石漠化造就贫困,贫困又加剧石漠化。治理石漠化必须和扶贫攻坚同步进行。”
向石头抗争:
突破困局 政策发力
2010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贵州视察工作时明确指出,要把贵州的水利建设与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三者结合起来,三位一体,科学规划,统筹安排,
从根本上解决制约贵州发展问题。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和水利部等有关部门的精心组织和大力推动下,《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正式下发
实施。这对于解决贵州省工程性缺水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石漠化治理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有效打破贵州经济社会
发展的瓶颈制约,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2011年7月12日,《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启动实施暨首批14个骨干水源工程集中开工仪式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省集中开工建设中型水库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供水能力最强的一次。
2011年,中央出台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召开了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未来十年扶贫开发工作进行部署,明确要求建
立片区联系工作机制。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是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唯一以特殊自然现象命名的贫困片区,水利部、国家林业局共同牵头负责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扶
贫攻坚联系工作。
2012年国发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这是1990年以来,国家为贵州省专门制定的第一个全面系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为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济贫。”新一轮扶贫大开发已吹响了号角,这片广受关注的“石旮旯地”迎来了东风,片区扶贫开发有了强劲的政策和技术支撑。
绝境求生:
这里的石头会“唱歌”
作为全国扶贫开发主战场,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贵州省贫困人口已从860万减少到418万;农民人均收入增加了2098元;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均纯收入从1262元增加到3105元。
这不仅是一组数据,而是新世纪扶贫开发以来,贵州全体干部群众发扬贵州精神,与贫困抗争的结果。“生态绝境”中的政府和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探索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脱贫致富途径,让石旮旯地唱出了一首首各不相同却同样动听的歌谣。
3月26日,调研组走进安龙县德卧镇大水井村,这里的山谷已被葱茏的金银花覆盖,几乎看不到石头祼露在外,昔日童山秃岭披上了一件郁郁葱葱的“外衣”。
调研组仔细了解金银花种植、收购和农民增收等方面的情况。“金银花适应性很强,耐寒,耐旱,耐涝,长成后不仅可以固土保水,也增加了农民收入。”安龙县委书记邓修宇介绍。
“以前我家穷得叮当响,政府帮助发展金银花后,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大水井村村民陈波高兴地告诉记者,他家种了9亩金银花,去年收获了1000斤左右干花,收益有2.9万元。
3月27日,调研组来到晴隆县,当经过连续的盘山爬坡后,连绵的一大片草场忽然跳入眼帘,让人难以想象这里就是当年“乱石旮旯地,牛都进不去”的晴隆
——黔西南州石漠化的“重症”地区。绿色覆盖的山坡上,羊群悠闲地漫步,自在地咀嚼着青草。石在草中,草在石中,牧草四季皆绿,苍山四季常青,形成了一块
块图案绮丽的岩溶绿毯。
调研组详细询问了养殖技术、运输成本、农户参与方式及增收等问题。“羊会把草根啃掉吗?”调研组发问。“不会”,草场负责人信心满满地回答,“只要草地资源充足了,山羊是不会啃草根的。种草确实涵养了水土,养畜也使农民收入增加了。”
“眼望花江河,有水喝不着;姑娘往外跑,媳妇找不着。”这是曾在贞丰县北盘江镇流传的民谣。3月27日,调研组来到北盘江镇银洞湾,放眼望去,连片的花椒基地已是新绿点点,遍地的石旮旯有了无限生机。
银洞湾村支书罗泽亮回忆,刚发动种花椒时,多数群众都不愿意,总觉得种苞谷还可以收几颗,不种粮食吃什么?于是只有动员村干部和党员带头种。如今,顶坛片区花椒种植面积达6万亩,年产花椒1700余吨,产值达80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已达4000多元。
对“顶坛模式”今后的发展,贞丰县委书记郭玉海说:“下一步将重点扶持好花椒精深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拓宽群众致富渠道。”
3月28日,调研组走进大山深处的则戎乡冷洞村——这座被媒体称为“让石头开花”的村庄,四周的山坡早被金银花爬满。
冷洞村党支部书记朱昌国,这位在2010年西南抗旱中摸索出矿泉水瓶“滴灌”技术,带领全村救活了30多万株金银花而感动了总理的汉子,如今依旧黑瘦、质朴。
据他介绍,金银花种植不仅有效治理了石漠化,也成就了村民的钱袋子。目前,全村已种植金银花3600多亩,平均每户收入可达5000多元。村里还成立了金银花加工厂和专业合作社,把种植户吸纳为股东,让他们享受利益分成,极大调动了村民们的积极性。
“现在村民都不满足在山坡上种金银花了,强烈要求要把金银花种到自己的田地里。”朱昌国笑着说。
山顶种草养羊的“晴隆模式”,山腰种植金银花、核桃和李子的“坪上模式”,山下栽种花椒树发展林下经济的“顶坛模式”,河谷种植早熟蔬菜的“者楼模
式”,“公司+市场+农户”的特色种植配合农村合作社的“冷洞村模式”等等,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贵州省市(州)县座谈会上,得到了调研组同志的一致肯定:
“这些好的经验做法,为治理石漠化、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显著的示范作用。”
让顽石点头:
扶贫攻坚路漫漫
尽管当地石漠化治理积极探索各种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贵州省相当一部分高山区、深山区、石漠化严重地区,群众还生活在贫困之中。石漠化片区的扶贫
攻坚,依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调研组出示了一组数据:片区内扶贫对象504万人,贫困发生率38.6%,比全国高25.9个百分点;人均地方生产总值
9433元,仅为全国的1/3,人均财政收入908元,只有全国的12%左右。
调研途中,贫困依然清晰可见。3月29日,调研组深入兴仁县民
建乡三家寨村龚友常等3户农家慰问,并与县乡村干部进行座谈。龚友常家阴暗、潮湿、促狭,除了床、几个柜子,别无长物。调研组送上慰问金和棉被并关切询
问:“家里有几口人?收入来源靠什么?吃得饱吗?”衣着破旧的龚友常如实回答:“三口人,种地吃不饱,要靠打工维系家用。”“种金银花了吗?”调研组追
问。“还没有,还是种玉米。明年准备种金银花了。”
“这一路的调研,大家对石漠化片区的贫困状况感受颇深,深感扶贫任务的艰巨。贫困地区基础
设施底子薄、欠账多的状况,仍未根本转变,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交通、水利等设施的落后,仍是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和明显短板。我们将吸纳地方意
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片区规划,助推这一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调研组表示。
治理石漠化这一“地球癌症”,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精力和资金,
更需要科学规划,对症下药。新十年扶贫攻坚工作已经启动,不仅让当地百姓看到了希望,更让人们有理由相信,贫瘠的乱石旮旯地也能升起绿色希望,焕发勃勃生
机。在科学的发展思路、有效的政策扶持、完善的片区规划和当地政府、群众的拼搏下,大山里的石头将会唱出更振奋、更动听的脱贫致富歌谣。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2年4月13日